《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 北京报道互联网的风口变换,写字楼都知道。
一直以来,科技互联网企业都是北京写字楼,尤其是甲级写字楼的最大租客。
但风口变换的背后,写字楼的“金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毕竟,楼就在那里,总有新人换旧人。
中关村西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摄)中关村写字楼正“易主”,明星企业风口变换理想国际大厦是中关村西区最具代表性的写字楼,由于有多家科技互联网公司在这里实现了多轮融资和上市,因此被视为“风水宝地”。
当然租金也是最贵的,这栋并不起眼的方正大厦,在中关村西区既不是最新也不是最气派的,但租金却是旁边写字楼的两倍,堪比CBD的甲级写字楼,只有头部的创业新贵才有底气选择这里。
从某种意义上看,理想国际大厦的租客变迁也能称得上是一部中国互联网创业简史,从最早的爱国者,到新浪(包括微博)、百度,优酷土豆……再到后来在此完成了数轮融资、正梦想把黄色小旗插遍全世界的ofo,都在这栋大楼里度过了自己“最闪亮的日子”。
ofo的创始团队都毕业于北京大学,CEO戴威曾经在采访中透露,自己创业时候的梦想之一就是要到理想国际大厦去办公,因为在办公室能够俯瞰自己母校的校园。
毕竟理想国际大厦电梯许多明星都坐过,而在楼下咖啡厅看见扎克伯格、蒂姆·库克,也都是这栋大厦的传奇。
现在,理想国际大厦最著名的租客已经变成去年年底刚刚在港股完成IPO、市值超2000亿港元的人工智能公司商汤科技。
虽然作为“AI四小龙”之首并率先完成上市,但商汤依然是一家巨亏的公司。
2021年,商汤年度亏损达171.77亿元,过去四年累计亏损超377亿元。
理想国际大厦(《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摄)一位专门在中关村地区从事商业写字楼租赁的中介机构负责人张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对互联网风口变化的感知,比记者这样的TMT记者都要直接,他甚至向记者透露了某家风头正劲的创业公司马上要完成下一轮融资的消息,“他们已经开始看房子了。
”他说。
毕竟张猛曾眼看着周边的写字楼里,一批又一批手握风投的公司,意气风发、一掷千金地租下办公室、装修、招人……然后又黯然离去,甩卖当初几千、几万元买来的办公桌椅。
“互联网金融火爆那几年,这边挤满了大大小小P2P公司,特别有钱;后来ofo到了理想国际之后,又来了一大批共享经济公司;再后来就是在线教育公司,围着新东方和好未来……不过,这些公司大部分不是搬走了,而是没有了。
现在都是做人工智能、芯片、无人驾驶的公司在找办公室了。
”张猛说。
作为《原神》的粉丝,张猛还特意去游戏新贵米哈游在鼎好大厦新租下的办公区看了看,他说,这是他最看好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据说,“有米选米”也是“码农”圈的名言,意思是投简历一定要先试试米哈游,如果能拿到米哈游的offer,直接选可以不考虑其他。
“目前互联网科技行业的政策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意味着互联网行业开始告别野蛮生长,进入精耕细作、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但在头部整合后,第二和第三梯队的互联网软件与服务企业,以芯片、集成电路为代表的互联网硬件与设备企业有望崛起。
因此,以科技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企业,仍将是未来5年办公楼市场最主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