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是上海六百营业的最后一天。
当天晚上营业结束之后,这家位于徐家汇且经营长达70多年的老牌百货公司正式宣布闭店。
而从2月19日起,上海六百停止营业并将启动整体拆除及重建工程。
本期《上海会客厅》节目,记者与市民、营业员亲历六百当天晚上谢幕最后一刻,并邀请徐汇居民和文化人士回忆这家老牌百货公司当年往事。
《上海会客厅》节目见证谢幕最后一刻2月18日晚上九点之前,六百管理团队与员工在一楼集中,准备当天的闭店仪式。
当最后一批顾客从店内离开之后,管理团队与员工向顾客挥手道别并鞠躬致谢。
记者注意到,九点之后,不少市民在门口拍照打卡,久久不愿离去。
2月18日晚上9点,管理团队与员工向顾客挥手道别并鞠躬致谢当天晚上九点,市民蒋先生站在店内停止的扶梯上用手机记录下了这家老牌百货公司最后的谢幕:“夜已深,亲睹忠实顾客在六百门口驻足拍照,关闭的店门,开启的记忆,不变的情怀。
回望来时路,展望新征程,期待早日重逢六百焕新盛放。
”作为老徐汇人,蒋先生亲历了六百的勃兴发展,见证与徐家汇商圈的繁荣:“闭店之际,仍有大批市民竞相赶来,表达一种深深留恋与不舍,六百承载了太多的时代记忆,是工薪阶层的购物首选。
传统百货的体验特质,具像可感,为线上购物无法比拟、无可替代。
2月18日晚上9点左右,市民蒋先生(后排戴口罩者)用手机记录六百谢幕一刻当天晚上九点一刻,营业员冯阿姨与其他老姐妹一道在六百门口合影留念。
冯阿姨今年60岁,甲辰龙年正好也是她的本命年。
作为老营业员,她是1992年进入六百站柜台的,长期在四楼从事羽绒服销售。
冯阿姨告诉记者,在上海六百2月5日官宣即将闭店之后,她所在的柜台生意非常好,销售额都翻了好几倍,嗓子也喊哑了。
2月18日晚上,冯阿姨(合影右三)与其他营业员一道在六百门口合影留念与冯阿姨一道合影的蜡梅阿姨今年55岁,刚刚退休,她是2005年进入六百站柜台的,主要在三楼从事中老年服务销售。
蜡梅阿姨非常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营业员工作:“这么多年的营业员做下来,很多老顾客就像朋友一样,他们今天也来了。
”冯阿姨和蜡梅阿姨表示,在六百闭店之后,她们都准备先休息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商场内,展示了一幅未来六百的拼图在商场二楼的扶梯口,记者注意到有一幅以拼图呈现的六百效果图,展示了商场改建之后的未来建筑形态——这是一栋造型时尚、拥有玻璃幕墙的现代化购物中心,画面当中依稀可见“六百汇”三个字。
市民回忆六百往事市民孙志伟2月18日当晚也去了六百:“下午开始人多了,阿姨爷叔来拾皮夹子了。
我看到了梦特娇品牌专柜,梦特娇在电视剧版《繁花》画面出现过。
”孙先生住在徐家汇三十多年,作为老上海,他个人对六百仍然很有感情:记得上世纪80年代,六百在当时的徐家汇商圈是一枝独秀,生意好得不得了,不少住在近郊的市民也赶过来购买商品。
六百在计划经济中很有优势,但之后随着东方商厦、太平洋百货、港汇广场相继崛起,六百成为工薪阶层的购物首选。
对六百的闭店,上海人还是依依不舍。
20世纪80年代后期拍摄的第六百货商店大楼及徐家汇天桥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