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茶中有日月,杯中有乾坤。
可对于牛晓燕来说,茶里有的,是自己在几经困惑与浮沉后的淡然、坚定与从容。
自从她在20年前第一次邂逅了茶与茶艺,她就明白,在人情世故中折返多年,自己终究遇到了那个偶尔只会梦中出现的美好归宿。
1999年与茶结缘,到2009年开始研究白茶,到把主打产品定位为白茶并一路走来,这一时期正是白茶从默默无闻到成为业界翘楚的演变时期,青岛道和茶文化也在不知不觉间和白茶结缘十年有余。
十年间,白茶由低调兴起到一飞冲天再到稳步前行,道和茶文化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乐趣。
“也许是前世跟茶有缘吧,1999年,在北京,我第一次接触茶,就觉得茶对自己特别有吸引力,从那以后就一直向往从事茶文化的工作。
并于2005年创立道和茶文化,喜欢茶也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纯净的空间。
”青岛道和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牛晓燕表示。
十几年前,牛晓燕为了自己心仪的茶文化,放弃了商业局的工作,背上行囊,南下贵州、浙江、江西、云南、福建等产茶盛地,和茶农交流,品评每一种名茶,不仅坚定了自己和茶的不解之缘,而且最终磨砺成白茶文化的传播使者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者。
独具慧眼相中白茶白茶对牙痛、嗓子疼、感冒、解酒护肝明目等都具有显著作用。
《茶经》中就有用白茶给小孩治疗麻疹的记录。
从嘉庆年间到改革开放,白茶一直承担出口创汇任务,健康品质达到了欧洲标准。
2006年,福鼎开始主攻国内市场,假如说上世纪90年代是普洱兴起的时代,那么最近十年则是白茶兴起的时代。
道和茶文化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主攻白茶文化。
牛晓燕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去游览茶文化的名山古村,品鉴当地的茶叶,以行万里路、尝天下茶的气魄,积累了对茶的独到的理解,这正是这种自己积累起来的经验,让她认准了白茶未来品饮收藏的价值,并且凭借在白茶文化领域的专业优势而:占据细分市场的鳌头。
“白茶存放越久价值越高。
一饼新茶没有经过岁月的洗礼只是纯粹的饮品,经过时间变成老茶,这时候茶的保健作用增强。
除了其他茶固有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人体必需的活性酶、黄酮类、氨基酸等。
‘藏新茶,喝老茶’,藏茶就像是作画,从一张白纸到一幅画需要自己一笔一划去创作。
”牛晓燕对白茶有着独到的见解。
白茶投资一飞冲天白茶被国人认可与接受,是近几年的事,但很久以来,白茶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白茶对茶树的品种、工艺、纬度等条件要求十分苛刻。
白茶的茶园固定,产量一直不高。
“白茶的成本是时间,需要时间转化、发酵,最终形成好的品质。
这些特性决定了白茶一旦为市场认可将必然价格暴涨。
”牛晓燕认为。
白茶界有一句名言:“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
”在茶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中国白茶产业快速发展,白茶市场持续升温,特别是以产地命名的白茶发展最为速度,福鼎白茶逆势飞扬。
如今已成为福鼎白茶一个名副其实的代名词。
福鼎白茶品牌价值从2011年24.45亿,上升至2016年的33.8亿元,名列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前六。
“这与它的地域唯一性和保健养生性决定。
福鼎白茶不仅喝出健康还可收藏,福鼎白茶投资品饮市场不到10年,每年以20%——40%的速度增长。
现处于发展初期,北方市场才刚刚开始,潜力无限。
”牛晓燕表示。
做白茶文化传播者作为白茶文化的专注者,牛晓燕也当仁不让的成为青岛地区白茶文化的传播者,在过去这几年,她通过白茶游学、白茶品鉴、茶文化牵手国学社等活动来推广茶文化尤其白茶的传播。
2017年至今己组织三次福鼎白茶游学,把茶课开在茶山上。
让茶友奔赴福鼎茶山。
亲身感受当地秀美的风光,山坡上随弯就势的一行行茶树,山腰里时时升腾起的或淡或浓的雾岚,烂漫的山花,满山满岭的茶园,茶友们对自然、健康、品位的向往,在这里得到了满足。
2017年8月,道和茶文化与福鼎白茶联合在威斯汀酒店举办了高端白茶品鉴会,这是道和首次与福鼎白茶同台品鉴。
“茶香可以洗涤心灵。
‘茶’字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浸染山林之气,吸收天地精华,可以看流云、观明月、饮清泉,心是亲近自然的’。
即便满眼都市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一盏清茗入口,人就仿佛蓦地走进了绿野茶林。
道和茶文化以‘源茶、本味、自然’为宗旨推广健康优雅的茶文化生活方式,以发扬和传播中国传统茶文化为己任。
”牛晓燕表示。
目前,道和茶文化在市南区江西路和黄岛区庐山路已经开设了两家门店,白茶文化也因此可以惠泽更多的人。
人的一生就是构建生命能量场的过程,我们需要中国传承千年的生活方式来唤醒我们自己。
茶,是最好地礼物。
茶、琴、香、花这些看似高雅的器与物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