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几张照片光圈值:F/2 焦距:85mm 曝光时间: 1/3200秒 ISO:100光圈值:F/4.5 焦距:93mm 曝光时间: 1/160秒 ISO:100光圈值:F/4.5 焦距:95mm 曝光时间: 1/100秒 ISO:100这种虚化背景突出主题的效果与光圈的关系非常密切。
看来这个光圈对相机来说是极其重要。
下面就来探讨光圈的奥秘。
一、什么是光圈照相机看上去就像下图展示的那样,可以画出下面的简图。
它由一系列叶片组成,在中央形成一个圆形的孔(人的瞳孔)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在镜头内部加入这组叶片,并通过调节叶片来调节圆孔的大小,进而控制进入照相机的光量。
孔径大小能同时决定曝光量,我们每次拍摄时必须考虑变量。
有人设计了这样一种体系,它把两个变量综合为一个简单的数字。
这就是f体系。
应用这一体系后,所有达到胶片的光量只取决于一个简单的数字。
这个体系以f作为光圈值,计算公式: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1、光圈与进光量光圈f值越小,通光孔径越大,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多,光圈f值越大,通光孔径越小,进光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画面的明暗,在相同曝光时间里光圈大的进光量就多,光圈小的进光量也就少。
2、光圈与背景虚化(附:景深)什么是景深呢?景深是指在摄影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所测定的被摄物体前后距离范围。
(清晰范围)这张照片的清晰范围很小,就是说景深很小。
我们称之为浅景深。
先看下面一组照片很明显,左边的照片后面的一朵花被虚化了,而右边的两朵花都很清晰,所以右边的景深要大一些。
摄影师常常利用浅景深来使要拍摄的物体明显的从环境中凸显出来,以达到突出主题虚化背景的目的。
这种效果显得更加艺术,是很多摄影者不懈追求的。
那么这是否证明总应该尽可能地使用浅景深拍摄呢?不是,对于一幅特定的照片,应该使用多大的景深,取决于试图使用这幅照片传达什么信息。
比如下面这张合影,我们应该采用虚化的效果吗?显然不是每一幅照片都要虚化背景突出主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控制景深,以达到我们要求的效果!二、光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大光圈下物体的弥散圈也大,物点在胶片上形成的像也很大,所以看起来就比较模糊。
结论: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总结:1.控制曝光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照片越明亮;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照片亮度越暗(PS:其他参量一致的情况下!)2.控制景深的大小大光圈,景深小,虚化作用强,小光圈,景深大,虚化效果弱。
3.影响成像质量这是光圈易被忽略的作用。
任何一支相机的镜头,都有某档的成像质量是最好的,即受各种像差影响最小,这档光圈俗称“最佳光圈”。
一般它位于该镜头最大光圈缩小2~3档处!(F5.6-----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