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保护好这扇窗户,才能让孩子看到更远、更美的世界。
然而,目前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视力情况却不容乐观。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调查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2.7%,居世界首位;儿童斜视、弱视人群超过 1000 万,儿童青少年护眼问题迫在眉睫。
“火眼金睛”辨真假斜视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发现孩子看物体会变成“斗鸡眼”或睡着的时候有“翻白眼”的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假性斜视。
也有的孩子看东西时习惯歪着头;集中观察物体时,会有一只眼睛向一旁偏斜或者容易摔倒,上楼梯迈不准步伐等情况,此时就要警惕,孩子可能患上了斜视,而且和可能是真斜视。
家长可先用以下 2 个方法初步自测孩子是否为斜视。
①光照法:家长可以拿一个小手电筒,与孩子相对站立,距离孩子40 厘米左右,利用电筒光线水平照向孩子眉心(切忌照孩子眼睛)。
利用光亮,观察孩子双眼瞳孔正中间位置是否出现小亮点,如有一只眼照不到光点,可能为斜视。
②笔测法:让大一点的孩子两只手分别拿一支笔,笔尖相对,两支笔保持水平位置,从间隔大约 20 厘米的距离,眼睛看着笔,左右手分别将笔尖往中间对,看两支笔尖是否可以对上。
如果孩子对不上或两支笔相错距离远,可能为斜视。
斜视治疗要趁早斜视如果在早期被发现并积极治疗的话,恢复效果相对较好。
斜视不能自愈,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不仅影响容颜,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斜视破坏双眼立体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立体视的发育是从孩子出生后 3 个月“启动”的,到2 岁达到最高峰,到 5 岁的时候就基本接近成熟了。
如果一个孩子出生就有恒定性的斜视,没有及时就诊,到 5 岁以后才开始治疗,就可能再也没有机会恢复正常的立体视觉功能了。
因此,早诊早治是矫正斜视的根本原则。
早治疗,不但能改善外观,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双眼立体视觉恢复的机会和恢复的程度。
改“斜”归正手术治斜视治疗分为手术与非手术疗法两种。
非手术疗法是通过戴眼镜、三棱镜矫正、视能训练等方法恢复双眼单视功能、增加融像能力,从而使眼位恢复正常。
只有少部分斜视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得到治愈。
大部分斜视需要通过手术来矫正。
但斜视种类繁多,究竟哪些需要手术,选择何时手术,不同的斜视类型差异很大,应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再行手术治疗。
斜视手术不仅可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立体视功能,所以术后还要进行训练。
目前多采用“网络训练”,孩子戴着一副红蓝眼镜,配合有趣的网络视觉训练小游戏,这种方法有助于控制斜视、增加立体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