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又是全网没人写过的文章,我今天放在次条发表,也是给铁粉看了,大家不要转发。
当然,因为跟本周六上海聚会我即将讲的《采购入门》有些许关系,见下图,所以特地单独成文。
当然,不是鼓励你去贪污,只是告诉你哪些岗位容易有这种腐败的空间。
我们职业经理人很有可能在这些岗位上工作,也容易碰到这些诱惑。
我写出来,是对你善意的提醒,是为了你别碰“外快”。
实际上这就是《采购入门》中的一个小点。
当然,写出来也不是为了让大家再去报名参加这次的上海聚会,报名已经截止了,只是可能有外快的不仅仅只跟采购相关,还有很多职位,今天所讲的属于共性知识。
大家如果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或者多年的职业经历,或者开公司做过生意,就更容易对本篇引起共鸣甚至完全理解了。
初入职场的人士,则你记住规律即可。
其实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以来,古今中外,都曾经有过严打,即对腐败现象不断开展打击行动。
反腐,英文叫Anti-Corruption,腐败即Corruption,其最主要的一个意思就是指:人的贪污、贿赂、收贿、受贿等堕落的行为。
大白话就是,一方用好处(金钱、实物、色相、利益)来引诱另一方做坏事,从而轻易获得便利甚至更大的好处。
站到后者的角度来看,就是提供一定的放行权力从而得到一定的金钱等好处,在人类社会中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权力寻租。
因此,大家记着这样一个规律:需要敲章、认证、发证等做决策的地方,就可能有权力寻租的空间。
你是个小兵,连决策权都没有,所以你的工资必然不高,工作内容必定简单。
因此,我一直说这句话:在一线城市,月薪2万以下的工作都非常简单,你大胆海投即可,入职后1-6个月绝对能上手,因为月薪2万以下的岗位大多属于执行层面,没有决策权力。
执行就是按照别人的既定规则和流程去做,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说得形象一点,月薪低的人就类似作业员,按照所在这个工位上的标准流程去操作即可,不需要此人多么聪明,是个人即可。
这种岗位也很容易被取代,不但没有决策权,而且市场上动不动出了一款软件、一类机器甚至一款ChatGPT应用,就能威胁到这种工作岗位的存在。
从理论到实践,都能根据以上所述“决策权力”来推导出这样一个共识:所有领导岗位,都可能有外快,因为此人有决策权,就有了权力寻租的可能性。
顺便插一句,当做了主管以上级别的岗位后,无论在什么性质的单位还是企业,你此后找工作、做简历或者做汇报、搞人设,最好给自己贴上这个标签“自律”。
所有领导都需要自律,否则就容易腐败。
一旦知道你很“自律”,则老板、企业和更大的领导,就更放心将这个带有决策权的岗位交给你。
那么,领导有什么决策权呢?那就太多了。
最常见的,领导的职责之一就是给你加薪、晋级;最简单的,领导有面试后决定是否录用你的权力;你还没入职,领导有申请这个新岗位预算的权力;继续,在你入职后,领导有是否让你转正的权力;平时工作中有给你分配任务、教导、审核以及评估你的工作表现的权力。
大家都知道,领导一旦跟你不对付,那么你做什么都错的,做得再好也是错的。
到了年底等关键时刻,领导有给你做绩效打分和综评的权力;来了裁员名额时,领导有决定先裁谁的权力;甚至你简历造假被查了出来,领导都有豁免并将你留下来的权力;此外,部门一般都有车旅费、招待费、培训费等预算,领导有支配权;还有个常见情况,领导对你们这五个手下,他有一视同仁但更可能厚此薄彼的权力;领导对你,还有那种道不清说不明的权力,你自己早就感受过了,叫“穿小鞋”......有人假装第一次来到人间,说被领导为难,但自己“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这就是来装傻的,只要是人,他从出生开始,就会被穿小鞋,只要是人类,她从工作第一天开始就会被PUA,这是人的特点,不要当做自己第一天碰到。
总之,讲了这么多就是说,领导都有权力寻租的可能。
哪怕三个人的小私企,领导都有权力,都有贪污腐败的空间。
其实夫妻之间,也处于一个争权夺势的平衡之中,只不过有些老婆做大了,有些是老公占据了超过50%的权力,只要有权,就有寻租的可能性。
小兵最喜欢拍胸脯说自己“绝不会贪污”,其实他是还没到时候,暂时还没有权力。
每一个被虐待的儿媳妇,将来必定会继续虐待她的儿媳妇,这就是苦媳妇熬成了婆,婆婆为何可以虐待儿媳妇?因为目前的人类社会,还是个男权社会,婆婆从男权社会的制度设计中,获得了可以适当欺负儿媳妇的权力。
当然,以上扯远了,但我们要知道,做了领导有了权,就容易腐败。
接下来我们看:在没有做领导的时候,哪些职位有外快?这才是我们大多数群友、读者更关心的。
分析这个命题,也是从“权力”二字入手,你想想看,哪些岗位的职责里就有权力?在我们体制外的岗位中,从一家企业建立开始,我们看你碰到的“权力”有哪些。
首先,你要去融资,最简单的,你问你的父亲借钱创业,但父亲大多不允许,所以你就跑到母亲面前一顿假哭,然后母亲心疼你,她就找你的父亲帮你求情去了。
最终无论她悄悄给你钱,还是逼着父亲给,你的父亲和母亲都有这个是否借钱给你的权力,这是他们夫妻俩的婚后财产试用权。
当然,物极必反,你是个女孩,家里有弟弟,父母万一又特别重男轻女,那你哭了也没用,你上吊威胁,他们都不一定愿意给你钱创业,他们时刻保护着自己的财产权不容你忽悠。
你没了办法,所以你会找其他亲友和同学借钱,这是融资创业。
同学不愿意将金钱的使用权借给你,所以你一顿说好话,拍马屁,各种卖惨、夸奖对方的话,甚至欺骗,最终同学才借了一点给你。
同学牺牲了部分财产使用权,获得了你的一些情绪价值,这个无可厚非。
但是万一同学们都不中招,都是铁公鸡,则你自然会问银行借钱。
这里就到了银行的贷款经理手上,他有是否发放贷款给你的决定权。
至于最终能帮你贷多少,这个先不谈,至少贷款经理有帮不帮你申请贷款流程的权力,尤其在你想获得较低贷款利息、较多贷款金额时,你本能地会问自己“是否要给贷款经理一些好处?”所以,银行的贷款经理是有灰色收入空间的,尤其在房价行情好的时候。
接着,你在办理营业执照、许可证、卫生证、消防执照、教育培训资质、税务登记、食品证、网址备案等等各种证书之时,一旦遇到挫折,你都会有这个贿赂对方的潜意识,反过来说,这些经办人都有不给你发某张证书的权力,这里就都有了权力寻租的空间。
比如,有人论文没做好,同学都毕业了,他却去忙着给导师送礼,这就是找权力寻租的漏洞。
终于企业成立后,你们公司由小变大,部门也不断增多。
我们先看最常见的部门。
企业首先要招人,这人事部的哪怕只是个人事专员,专门投放职位、找人来面试的招募专员,她有个最简单的权力,即从投递该岗位的200份简历中挑选出来5份,推荐给用人部门的主管,然后安排这5个人来现场面试。
在这个从200份到5份简历的过程中,经历了这位人事专员的粗选和精选。
但是,如果你是大领导推荐的人,客户推荐的人,甚至你就是这位人事专员的同学、表弟,则她会优先将你放进那个5人清单。
就这一个举动,她就帮了你很大的忙,其实也是权力寻租,这属于故意省略了人事的简历筛选,直接给你免了两个流程,好处就是你会感谢她,欠了她一个人情。
我刚毕业时,有个老乡在台企大厂做招募专员,他所在的公司在昆山一年招了1万个作业员,不得了,这么多人!其实他们人事部是跟江苏盐城、山东德州等地的几所中专、技校配合,将这些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大量招进来做工人。
这些孩子入职后,基本工资在1000块,加班费也有1000,所以月收入算2000元。
那个时候的2000块可不算少,昆山房价才2000元/平不到。
其实在即将毕业时,这些孩子的父母就被学校叫过去开了个大会,说“包分配、苏州外资大厂,月薪2000+”。
那时候家长们在老家的工资也大多月薪不足1千,孩子一毕业就能去大外企月薪2千,还包住宿,不要太开心。
所以家长愿意缴纳这个“包分配”的费用,学校负责就业的老师代收。
至于这些孩子人均2000块的费用最后被谁拿走了,还是分给了谁,我那个做人事的老乡对我嘿嘿一笑,他不告诉我。
他所在的工厂那几年年均招聘上万个这样的学生来做工人,这家伙跟他的人事部领导,都赚大发了。
其实,后来我自己还去昆山当地的人才市场看了下,我发现工人并不在科博中心的人才大会上招聘,工人是去昆山前进东路上的某条街找工作,这条街上有几十个人才中介,一般都是今天来报名,每人收费800块,明天出体检报告,后天去规定的工厂上班。
至于这些中介收到的800块招工费,会不会分一部分给昆山当地这些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招募专员和经理,很明显,答案是肯定的。
以上是低端人力招聘,高端也类似,只不过形式变了一下。
比如,很多公司宁可将年薪几十上百万的人才通过猎头招进来,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猎头多么专业,而是人事有好处费,花的是公司的钱。
总之,人事部门的招募人员,虽然不是领导,但他们是有外快可能性的,因为他们有招不招你的决定权,尤其在招聘岗位级别不高时,人事的权力尤为突出。
接着,人事部门还有个做性格测试的部门,专门研究各种性格的员工各有什么特点,类似性格色彩学说,更多是做MBTI测试,或者让新老员工都做盖洛普职业性格测试的。
他们实际上隶属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绩效组,其实就是绩效专员,他们会跟人力资源规划组联合,一起去说服公司花更多钱去买各种软件、调查等,来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的效率。
其实就是忽悠大领导和股东花钱,他们在公司每年花费数百万元的金钱给性格测试公司的过程中,从性格测试服务和软件公司来获得佣金。
这现象较为普遍,很多企业都有,不仅仅国企央企外企,比如华为这样的私营企业,你只要入职,哪怕是外包员工,都会让你在入职前做一套测试题目,其实这套测试软件、系统以及此后的员工人格数据收集、整理和维护工作,就是这些绩效专员、员工发展专员的外快载体,他们不仅仅领着正常的工资,还从中渔利、赚外快。
接着,人事部门还有HRBP,这位除了日常工作外,还有个权力就是裁员,所负责部门哪个员工优先被辞退,他通常是她有这个权力决定裁谁。
此间除了跟被辞退的员工斗智斗勇,她还会联络公司的法务以及外部的律师,甚至仲裁员、法庭、法官等等,要代表公司花钱,则就有了寻租的空间。
当然,该部门的员工如果有人想不上裁员名单,会有可能来贿赂这个HRBP,所以HRBP是很大的有外快空间的。
再来,还是人力资源部门,还有个培训组。
培训其实就是拟定并实施公司内部的员工培训计划、负责新员工的入职培训、组织ERP和财务等新系统的培训、外聘专家给公司员工做培训等等,这些培训材料、资料、课程、软件等,都要花钱去买,这里就有了赚钱的空间。
这些东西和服务并不需要货比三家,单价可以做到很高,赚个50%都有可能,当然一般培训专员也没那么很,细水长流为主。
但是有些培训专员敢自己成立公司,将培训服务从自己注册的公司倒个手,卖给自己打工的这家大企业。
总之,我幽哥也不拆人家的台,我待过的5家外企中的培训部门,都有类似腐败即外快的事实,其他外企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不多说了。
记得刚毕业我在一家大型外企时,公司培训部给大家聘请了一家培训公司,叫“蚂蚁力量”,说人均花了1500块培训费,就类似公司请了一家旅游公司,这家公司将我们2000名职员,分批次带到了无锡太湖边大佛旁,搞了一个三天两夜的员工凝聚力培训。
其实这个总额300万的培训项目,就是公司人事部培训课的一个赚钱项目,培训专员拿了多少外快,我不知道,大家有数即可。
差不多了,今天盯着人事部门一顿说,是为了让大家触类旁通,其他部门就快速带过了。
你记着,有权力就有寻租的可能性,就可能有外快,无论是不是领导。
我们快速看下各种权力。
公司做体系的叫体系工程师,也叫内审员,此人要配合外审员每年一次的上门考核,所以他平时在内审时非常严格,各部门要贿赂他;外审时他可能要代表公司贿赂外部人员。
这里有权力寻租的明显空间,最简单的,外审来审核贵司是否达到ISO9001的标准,你们能不希望通过?接着开始看更加普遍的,即权力写进了JD(职位描述)里的。
比如采购,开发新供应商、确定新项目的报价、谈判老零件的供货价格、年度降价、是否让老供应商提前参加新项目的研发、供应商的样品要不要给钱、过期库存要不要帮供应商处理、升级后上个版本的原材料要不要吸收、模具费要不要回收,等等,不得了,我们采购就是不做领导也有外快的重灾区。
做了领导更是重灾区,我毫不避言,当你来到新公司做采购领导时,也不谈总监了,即使只是个采购小主管,从入职第一天就不断有供应商的销售经理、总经理和老板来找你见面、攀谈和吃饭,第一面就送礼的都有。
此后那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新供应商,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得了你的联系方式,每天有来要拜会你的。
其实我一直以来并没有鼓励大家做采购,只是讲职场规律时经常用采购员做比方而已,你看《为何这么多人改行做了采购?》。
但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人转采购,是为了拿外快。
有采购就有销售,唱对手戏的,所以一家公司里,外快最多的部门之一,必然有销售部。
销售经常飞单,注册公司赚差价的就更多了。
我刚毕业时隔壁公司有个销售员,将他们公司的一款SD卡对外联合一个大客户做高单价到100块人民币,对内又称客户压价太厉害从而做低成本到20块,这家伙通过自己的贸易公司就这么从中操作了一个大概一年供货2万片SD卡的项目。
这样他一年赚到的毛利就有160万了,那可是2003年的160万。
不过他先不是买房,而是买了辆跑车,平时上班不开,只在周末开。
二十年都过去了,不妨告诉大家,这家公司当时在行内非常有名,叫Sandisc。
其实财务部,反而算“清水衙门”,因为他们不能更改数字,一切以公司其他部门的来去账目、发票、纳税、利润、费用等等为依据来做账,并收款、付账,自己却不能更改或者改变什么,哪怕1块钱的出入,也是出入,他们一般都不会改。
顶多有个别供应商寄来发票后想优先获得付款,也就偶尔寄张购物卡给财务部的应付账款会计而已。
接着我们来看质量部,质量部有个跟供应接触的SQE,这SQE大多是有外快的,因为他们负责新供应商的审厂,即第一次上门现场打分,一般都是60分及格。
你采购跟新供应商谈得再好,SQE给这家打个59分说不合格,你也不能下单,至少不能大批量购买。
此后,供应商提供的零件需要打样,样品工程师你得配合好,所以样品工程师会有些外快的机会。
样品拿到手后需要验证,各种FAI和PPAP以及试产,都需要AQE来做认证,AQE有时也叫CE或者PPAP工程师,他们有零件合格的审批权,所以有外快空间。
其实不仅仅是SQE和AQE,而是所有质量人员,即跟Q相关的工程师,都有或多或少的外快。
比如IQC也有,因为他负责供应商的来料验收,这个松紧之间的悬殊,很多需要他个人来判断。
很多质量标准并没有国标或者国际标准,而是以具体客户说了算,所以质量检验有很大的上下空间,就跟质量人员会有的外快空间一样。
质量人员检查质量,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但质量人员通常都表现得超乎想象的严格,就跟你的领导在你转正时也大多表现得异常严厉一样,其实他们主要是想获得好处,只是一时半伙没有合理的依据来明说,需要你自己去悟。
古往今来皆如此,大家看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最后一难,说起来是忘记了帮助乌龟老元去佛祖那里询问年寿,也有说为了凑满九九八十一难,其实事由则是唐僧没舍得给发经的和尚好处费。
这俩和尚在《西游记》中叫阿傩、伽叶,算两位尊者,其实就类似藏经阁的守门人,也可以说是扫地僧。
他们也有权力,可以发你真经,也可以只给你无字经。
当然,如来否组后来即使知道了此事,也没拿他们怎么样。
等唐僧师徒又返回雷音寺后,奉送了唐王所赠的紫金钵做礼物,这才求得了真经。
所以,很显然,仓库保管员也有外快,而且他们最大的外快还不是来自于领取物料的人,而是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