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胆囊究竟在哪儿,胆囊是位于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的梨形囊袋构造,分底、体、颈、管四部,颈部连胆囊管。
胆囊壁由粘膜、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
正常胆囊长约8-12cm,宽3-5cm,容量约为30-60ml。
别看胆囊个头虽小,它的“学问”可多着呢!胆囊具体有哪些功能?1、储存和排放胆汁功能。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经由毛细胆管、小胆管、左右肝管、总肝管,沿胆囊管,进入胆囊进行存储。
这时候的胆汁没有被浓缩,还是金黄色的,肝脏每日分泌800-1000ml胆汁,大部分经胆囊浓缩后储存在胆囊内。
胆囊在进餐时就排放胆汁,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就多排,吃素食时就少排。
2、吸收和浓缩胆汁功能。
我们见过的胆汁并不是什么金黄色,而是棕色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没错,是因为胆汁在胆囊里的浓缩,因为胆囊并不仅是舒张状态,胆囊会收缩的,像呼吸一样。
而且,胆囊黏膜会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样,胆汁就被浓缩,稀薄的胆汁在胆囊浓缩30倍后储存,当进食时,排入肠道参与消化。
3、分泌功能。
胆囊具有分泌粘液蛋白和消化酶的作用。
胆囊粘膜每小时分泌约20ml粘液性物质,主要是粘蛋白,可保护和润滑胆囊粘膜免受胆汁的溶解,并使胆汁容易通过胆囊管。
4、免疫功能。
据科学实验,胆囊分泌的粘液蛋白即是免疫球蛋白(IgA),而且胆囊内IgA的浓度远远高于血液,具有保护肠道粘膜不受(次级胆酸等)侵犯的作用。
胆囊粘膜具有分泌IgA抗体的功能,胆囊成为肠道Ig的主要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