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乡村匠人系列:木匠

发布:2024-06-12 浏览:58

核心提示:儿时记忆里,会手艺的乡村木匠,一个生产大队至少也有五、六个。他们走村入户,常年奔波在外,用勤劳的双手,换取应得报酬的同时,也为邻里乡亲生产生活送去了方便,很受人们尊重。木匠的工具比较复杂,斧头、锤子、刨子、凿子、锯子、舞钻、五尺、墨斗、弯尺、三角尺,用一只特制的竹背篼一装,手提背装,便可出门做手艺了。一个手艺娴熟的木匠师傅,都带有三、四个徒弟。只要有人上门请,活儿全由师傅安排,使斧、用锯、打眼各干一门,但彼此分工合作,配合默契。木匠进屋,也很受主家欢迎,特别是家里的“火老大”(主妇)更是喜上眉梢,不愁没有

儿时记忆里,会手艺的乡村木匠,一个生产大队至少也有五、六个。
他们走村入户,常年奔波在外,用勤劳的双手,换取应得报酬的同时,也为邻里乡亲生产生活送去了方便,很受人们尊重。
木匠的工具比较复杂,斧头、锤子、刨子、凿子、锯子、舞钻、五尺、墨斗、弯尺、三角尺,用一只特制的竹背篼一装,手提背装,便可出门做手艺了。
一个手艺娴熟的木匠师傅,都带有三、四个徒弟。
只要有人上门请,活儿全由师傅安排,使斧、用锯、打眼各干一门,但彼此分工合作,配合默契。
木匠进屋,也很受主家欢迎,特别是家里的“火老大”(主妇)更是喜上眉梢,不愁没有烧火煮饭的柴禾了。
也难怪,那些年经济拮据,煤炭和木柴都很稀罕,烧火用柴都是应时应节,产什么粮食作物,收获的秸秆就是天然的燃料,平常很少有木柴用来烧火煮饭。
木匠会做的家用木器很多,装粮食的扁桶、柜子,担水担粪的木桶,耕田耕地的犁头,挞谷的拌桶、架子和风车,常用的扁担,锄把,以及婚丧嫁娶的物具。
对行内的人来说,做这些农具属于入门手艺,十分简单易学。
有趣的是替人做木夹袄(棺材)时,上了年岁的木匠师傅都会躺进做好的棺材内去睡一会,一是看长短宽窄合不合适,二是说进去睡了的人可以增福增寿。
木匠最愿干的活,是替别人做嫁妆,不仅有好吃好喝,而且一干就是十天半月。
在乡村,一般女儿到了出嫁年龄,父母都要准备陪嫁的嫁妆。
过去的乡村嫁妆,离不开木柜、木箱、衣柜、梳妆台、洗脸架等,家庭条件好的要置办个八抬九抬,差一点也有三抬四抬。
结婚那天,欢天喜地一大路,路人一打听谁嫁女谁娶媳妇了,父母脸上也有光彩。
要做几抬箱柜之类嫁妆,不是三天五天能完工的。
主要是木料筹集非常困难,那些年“以粮为纲”,乡村光秃秃的一片,看不见一根像样的树木,街上没有木材市场,更没有现成的木板方条,全是些东拼西凑的陈旧树木,木匠做起来也费工费时。
可无论如何父母都会想方设法,那怕是多花几个工日,也不能亏了自已儿女。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解放前的乡村木匠,技术含量最高的手艺是修木排立房屋,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木匠才有此能耐。
无论修“三柱房”、“五柱房”、“七柱房”、“九柱房”,都必须先要画个“屋样”,这和现在建房的“图纸”差不多,只不过屋样是画在木板上或石灰壁子上。
一间房子要多少柱子,多少穿方,多少檩子桷子,要挖多少眼,要准备多少榫头,立柱上梁那天,几扇排立拉起来,连接的穿方一固定,屋架就形成了,所需的材料一个不差。
并且四穿八柱,四平八稳,既上眼,又经得起风吹雨淋。
现今,农村上百年的穿斗木排立房仍依稀可见,不得不说这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结晶的体现。
过去新房落成,一般都要请风水先生选个好日子举行上梁仪式,寓意吉祥。
改革开放前,川东一带乡村民居以木排立结构居多,大多数是以正堂屋顶端的一根檩子为“梁”,位于脊檩下30公分处的墙内,一向被人们视之为镇屋之梁而倍加珍视。
上梁是指安装这根檩子。
上梁前得先祭梁,主家要摆上鸡、鱼、肉等“三牲”供品,主持祭梁的木匠都是“掌墨”的师傅,他筛酒祭天、祭地、祭八方神灵,然后左手拿起准备好的大红公鸡,右手掐破鸡冠,边念赞词边将鸡血洒于大梁上。
梁上贴着亲朋好友送的一块大红布,用硬币嵌入,上书“紫徽高照”四个大字,由手下的徒弟扛梁登梯安装梁木。
随着扛梁的木匠一步步登高,主人燃放鞭炮,掌墨匠师傅口中念念有词:“上梁上梁,鲁班到场;粗的当柱,直的当梁;木尽其用,都派用场”。
待梁木安装就绪后,掌墨的木匠师傅便用事前编好的四言八句向主家高声颂赞:“天备良辰来扣梁,主家修的好华堂,华堂修在龙脉上,大家齐心来上梁,上一步一品当朝,上二步双凤朝阳,上三步三元及第,上四步四季发财,上五步五谷丰登,上六步六合同春,上七步七星高照,上八步八仙过海,上九步九子登科,十步上得全,荣华富贵万万年”。
家人、亲友和贺喜的人们,听了木匠师傅的颂赞后便齐声高呼“好!好!”,掌墨的木匠师傅高兴地将主家准备好的糖果、香烟、包子,还有其它物品抛撒到围观的人群中,称为“抛财喜”,并对房前屋后的人大喊道:“前后有不有人?”大人、小孩便齐声应和“前后都有人!”预示主家人丁兴旺,后继有人。
此时,鞭炮齐鸣,人声鼎沸,气氛达到了高潮。
当然,立柱上梁这天凡是参加建房的石木二匠都会到场,不但人人有喜事红包,而且,主家这天还要给所有匠人发双工资。
干一天算两天的工钱,何乐而不为。
一般主家也不会吝啬这点工钱,约定成俗,是大事、喜事,是拿钱也难买的好事情。
其实,乡村木匠也非常重情重义,如果在你家做的工日多,活路完工结帐时,他会主动让出几个工日算帮忙。
都是邻里乡亲,关门不见开门见,钱也挣了,人情也有了。
所以,凡是会手艺的乡村匠人人缘都非常好,如果家中有个大凡小事,一声吆喝,帮忙打杂的人都会不请自来。
斗转星移,岁月更迭。
如今,乡村木匠和其他乡村匠人一样,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小。
而继承这门手艺的年轻人也寥寥无几,已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了。
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已很难听见昔日的拉锯声、斧劈声,以及立柱上梁时木匠师傅的吆喝声了。
(下期奉上匠系列:弹花匠)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手工木工是做什么的?需要考试吗?怎么报考?含金量高吗?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