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三蝶纪,动物学硕士,科普作者,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在海岸潮间带的礁石缝里,我们常会看到像花朵一样绽放的海葵。
被“葵”字和它们迷人的外表所迷惑,不少人都分不清海葵到底是动物还是植物?答案是如何的呢?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手绘的海葵 图:wikicommon海葵,动物还是植物?海葵的真实身份是动物,在分类上属于珊瑚纲六放珊瑚亚纲海葵目,全世界约有1000种以上。
它们主要生活在近海的岩岸,只有少数会在深海。
海葵在过去被归为腔肠动物门,而今,已经和珊瑚、水螅等动物归为刺胞动物门。
刺胞动物的共同点是:有特有的用于防御的刺细胞结构。
和亲戚珊瑚不同,海葵不喜欢群集,也没有坚硬的骨骼,在海中以独立的个体自由生活。
海葵可以进行有性繁殖,精子与卵子在海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浮浪幼虫再发育长成新的海葵;也可以进行无性繁殖,通过一分为二的分裂生殖,和在母体上进行出芽生殖产生新的后代。
海葵,柔软又有攻击力海葵的身体呈圆柱形,上方中央有一个口盘,周围有一圈触手,这些触手通常以6的倍数排列成多环,这也是“六放”的由来;身体下方有一个基盘,用来附着在岩石和其他硬质载体上,也有少数种类没有基盘。
环境不利时它们就会松开基盘,游到新的位置固着。
触手是海葵捕食的工具,上面长满了刺细胞,能分泌毒液麻痹猎物。
海葵的毒素成分复杂,成分因种类而异,有神经毒素、细胞毒素等等,其中沙群海葵毒素是分子结构最大最复杂的化合物之一,毒性远远大于河鲀毒素和海藻毒素。
虽然大多数的海葵对人类威胁不大,但是普通人并不具备识别性,如果触碰了有毒的海葵被蛰,轻则皮肤红肿刺痛起水泡,重则呼吸困难、心绞痛甚至危及生命。
当然,有毒素的海葵也不能食用。
海葵的攻击对象并不是人类,在海水中,海葵柔软的触手不停地摇摆,等到小鱼、小虾、贝类、浮游动物游过来,海葵长满倒刺和含有毒素的触手就会快速收缩,将猎物擒获注射毒液将其麻痹后再送到口中。
吃海葵的动物并不多,主要是一些鱼类、海星和裸鳃类动物。
遇到威胁时,海葵会利用发达的括约肌将口盘和触手全部缩回体内,很长时间后重新恢复原状。
在这段时间,敌人早已失去耐心,将目标转移到别的猎物。
有趣的是,海葵之间也会互相攻击,用它们看似柔弱的触手互殴,甚至拔掉对方的触手。
纵条矶海葵触手伸开状 图:三蝶纪纵条矶海葵收缩状态 图:三蝶纪海葵,广结良缘在海洋中,海葵算是一种广结良缘的动物,很多动物都愿意和海葵一起生活,互惠互利。
看过《海洋总动员》的人一定会对尼莫印象深刻,尼莫是一只小丑鱼。
小丑鱼的大名叫海葵鱼,它们中间的一些种类是与海葵共生的好友,诸如奶嘴葵、公主海葵都是这些海葵鱼喜欢的对象。
小丑鱼居住在海葵的触手之间,为海葵提供 “保洁”服务,清除海葵身上的淤泥、黏液和寄生虫。
而海葵有刺细胞的触手,可使小丑鱼免于被掠食。
小丑鱼本身则会分泌一种黏液在身体表面,保护自己不被海葵伤害。
同时,与小丑鱼共生的海葵也离不开共生藻的帮助。
海葵的共生藻栖息在海葵的组织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氨基酸、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提供给海葵。
我们看到的海葵的色彩丰富的颜色,除了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