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提出给予农民更多的土地权益,土地增值收益向农村农民倾斜,承包地的经营权可以相对自由的流转,宅基地也给予农民更多的“资格权”,宅基地使用权的范围不再限定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但是,这让很多农民对此产生一些误解,有的农民提到,农村土地是不是可以自由买卖了?特别是居住在城郊、公路边等一些地理位置比较好的地区的农民,更是对土地买卖充满期待。
对于这个问题,以下这几点我们必须要清楚。
严格禁止农村土地自由买卖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农村的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行使管理权。
《土地管理法》中有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也就是说,土地的所有权不是个人的,是大家的,是公有的,个人当然就不能买卖。
禁止农村土地自由买卖,对维护我国正常的土地管理、使用秩序非常重要。
这也意味着,原来一些城里人计划趁着这个机会,到农村购买闲置土地,建设别墅、私人会馆或者其他的计划泡汤了。
为什么不能买卖农村土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严格禁止农村土地自由买卖,其初衷和根本,自然是为了农村的常规用地的保有量,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防止“圈地”运动防止部分工商资本利用农村土地流转提速,以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名义,通过各种手段流转农村土地,造成了大量耕地流失。
防止贫富差距加大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人口相对而言往往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如果放开相关市场,会导致投机炒作的出现,严重的会导致贫富对比加剧。
土地转让是有条件限制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土地承包期限延长30年,无疑给农民吃了定心丸,明白告诉你——这土地就是你的了,放心,好好种,国家不会收回去!另外,承包地的“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也为承包土地的农民增加了收入路径——土地只能是农民承包,外面人想要种地,就到农民那里去租,交租金给农民。
但是,去农村租土地也是有条件的。
比如说承包地的转让,转让方要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较高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