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泥土邂逅火火与土的艺术造就了古朴典雅的桂花土陶今天我们走近桂花土陶技艺体验基地桂花土陶制作技艺四川陶器久负盛名,自古就有“东荣西桂”之称,“西桂”即指彭州市桂花镇。
桂花镇2004年被原四川省文化厅授予“西蜀陶艺之乡”的称号。
桂花镇地处丘陵地带,土质以黄色粘土为主,其特点是土质细腻,成型后抗压力抗拉力强,是烧制陶器的极佳原料。
因此,早在明代彭州市桂花镇就以土陶而闻名。
据《彭县志》记载,彭县宋瓷明陶,闻名遐迩,传统工艺,世代相传,距今已有490余年的历史。
当时的土溪河畔建立起了第一座地方官窑——龙窑,也称嘉靖窑。
到了清光绪年间,所生产的日用品与琉璃瓦已有黄绿两种釉色,造型精美,畅销各地。
桂花土陶制作工艺复杂,从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到最后的釉色变化,陶艺师傅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桂花土陶至今保持了最传统的陶瓷成型方法——手工耙花。
除了这项独特工艺外,桂花土陶还以龙、凤、花、草、鸟、兽等为图案,传承了华夏文明和古蜀文明。
品质优良,风格古朴、造型典雅。
桂花土陶作用多样,可做土陶罐、盆、缸、坛,还可做仿古建筑材料。
最出名的要数用桂花土陶做的泡菜坛,其泡出的泡菜香气袭人,是泡菜坛中的佳品。
近年来,桂花土陶越来越受市场青睐,桂花镇几乎人人懂陶艺,家家从事陶艺工作,陶艺成为桂花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支柱。
2008年,桂花土陶传统制作工艺被列入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桂花土陶技艺体验基地桂花土陶技艺体验基地位于彭州市桂花镇双红村,其主要建筑龙窖保持完好。
桂花龙窖内外墙上嵌满了陶片,充满了艺术感。
据说是一代代匠人对桂花土陶质量要求严格,不合格的陶器会就地销毁,长年累月,陶片堆积成了小山,最后被用来装饰。
龙窑也称爬坡窑或长窑、蜈蚣窑、蛇窑,因依山势倾斜砌筑,形状似龙而得名。
目前我国保存完整的民国前龙窑极少,彭州桂花镇的龙窑算得上是佼佼者。
在桂花土陶技艺体验基地游客还可现场体验陶器制作,由陶艺师傅亲自示范教学。
除了亲自体验制作陶器,在土陶文化广场,还能欣赏到各种用土陶制作出的有趣作品。
美丽绝伦的陶器四百年土与火的共舞趁着闲暇不如到彭州去与陶器对话基地地址彭州市桂花镇双红村13组桂花龙窑到达路线自驾成都——蓉昌高速——彭青路——350国道,进入桂花镇双红村,抵达桂花龙窖公共交通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彭州客运中心——乘坐彭州313路,至望桃居站下车,再步行五分钟即可抵达。
综合整理自四川在线、文旅成都、成都文艺网等编辑 | 黎晓梅 排版 | 黎晓梅校对 | 刘 念 责编 | 韩晓冬投稿邮箱:ichfys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