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港化工园区的江苏超跃化学有限公司,一座现代化的化工企业映入眼帘。
该公司的安环总监庞顺林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原先是丹阳的中超化工,去年7月全部搬迁至大港化工园区,已经正式投产,而且生产效益不错。
”“大港化工园区是国家级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废水废气废渣都实行集中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庞顺林说,原先位于北二环的中超化工,建于1999年,由于企业建设时间较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生产工艺、设备都已老化,而且排放出的尾气因为有“化工味”,周边居民也有意见。
全市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开始后,企业去年年初就停产准备搬迁。
“一开始对于关闭搬迁,我们心里是有点想法的,因为毕竟企业生产很正常。
实施关闭搬迁,不仅重新投资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在员工安置方面也有顾虑。
”庞顺林说,但是没想到的是,在搬迁过程中,政府不仅为企业的外迁积极提供信息和帮助,而且在员工安置、土地、设备等方面都给予了补偿。
“在设备按照安全、环保的要求实施拆除并经验收后,政府的补偿资金就及时兑现到位了,这为我们的搬迁和后续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庞顺林介绍说,在建设新厂过程中,他们增加了投资,对企业的生产设备、装置进行了升级换代,对产品工艺和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并且进一步完善了整个尾气吸收系统。
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环保、安全“系数”,发展也更有保障了。
庞顺林给记者作了一个对比:原先中超化工的占地规模是60亩,产品是三五个;现在的超跃化工占地规模300多亩,产品发展到了十几个品种。
现在的超跃化工,其规模、产品、产能都比原来的中超实现了翻番,有的甚至是翻了几番。
”昌和化学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全胜也深有感触地说:在企业搬迁过程中,政府不仅各类补偿及时到位。
而且搬迁时,当时丹阳还有另外两家化工企业的产品与我们一样。
所以,在我们三家企业搬迁合并重组时,市化治办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建议。
经过成功搬迁合并重组,现在我们企业不仅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产品产量和销量也得到了增加,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我们的治‘化’工作并不是‘一刀切’的一关了之。
对愿意搬迁的化工企业,我们积极帮助他们向外地符合条件的化工园区进行搬迁,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据市化治办有关人士介绍,市委市政府充分为企业着想,为帮外迁化工企业寻找一个最适合的“家”,多次深入外省及苏北多个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积极做好牵线搭桥工作。
据介绍,三年来,我市通过搭建平台,扎实服务,助力28家化工企业顺利搬迁到山东、安徽、江西、内蒙、苏北等地。
目前,这28家企业均已投入试运行或生产,成功率达100%,获得搬迁企业和所辖区地方高度赞赏。
采访最终,庞顺林还告诉记者,虽然他们企业的生产经营搬离了丹阳,但是他们把企业的总部留了下来。
他说:我们企业在丹阳已经发展了15年,没有以前的积累,也就没有今天的发展。
所以我们选择把‘根’留下,继续为丹阳经济发展做贡献。
”据了解,在鼓励化工企业将生产基地搬出去的同时,我市还在办公用房、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积极争取让外迁化工企业将高端要素留下来,把企业总部和研发、经营、销售环节留在丹阳。
(马红霞 忆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