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2 11:2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林小丹工资发了!发了!昨天感觉都没希望了,今天突然发工资了!谢谢黄律师,黄律师辛苦了。
2月1日一早,温州瓯海区法律援助中心一外来务工人员讨薪案件的微信群里受援人满怀感激的聊着......2018年12月25日,刘某等24人因被欠薪,来到瓯海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据了解,刘某等24人先后进入温州某物流公司,分别从事装卸操作、车辆驾驶等工作。
入职后各申请人虽在温州上班,但是劳动合同却是与宁波某物流公司签订,并由宁波某物流公司发放工资。
2018年11月底,该温州物流公司、宁波物流公司均因经营不善停业,拖欠了刘某等人工资45万余元。
刘某等人多方索要劳动报酬均无果,向中心求助。
瓯海区法律援助中心审查后,启动“一免一简三快”机制,迅速应对。
1月17日,在援助律师和区劳动仲裁委的共同努力下,刘某等24人与宁波某物流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公司承诺分批全额支付劳动报酬,其中第一笔工资约定于1月30日支付。
然而约定时间到后,公司迟迟没有动静,律师多次联系后,公司告知财务人员放假了。
群里24位受援人马上沸腾起来,拿不到工资,这年怎么过呢。
面对突发情况,律师重新拟定了办案方案,一方面继续保持和公司方联系,对其施加压力,希望其能在节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面给受援人逐个打电话安抚情绪,告知后续可以采取的法律程序,并着手准备申请强制执行。
在律师的不懈努力下,宁波某物流公司终于在2月1日发放了工资,解决了这批受援人的燃眉之急。
当事人满怀感激的微信群里向援助律师致谢,表示短短半个月,充分见证了瓯海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和援助律师的认真、负责。
援助律师的高效应对,让陷入“窘境”的外来务工人员能在春节前拿到工资,充分感受到了法律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