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微信朋友圈的一则消息刷屏:大意是上海的高中招生政策有了大的改变,简单说就是——上海的重点高中录取,将按照一个原则:全上海最好的高中要拿出大部分招生名额,面向全市,统一公平分配。
所谓“统一公平分配”,就是上海每个重点高中,都要拿出一半以上的招生名额,按照各区的中考人数比例,分配到各区。
各区拿到名额后,再按照每个初中的中考人数比例,分配到每个初中。
确保每个区和每个学校,都拥有足够的重点高中名额;确保中考人数越多的区,重点高中名额越多;确保中考人数越多的学校,重点高中名额越多。
得到的结论是上海的学区房“暴雷”了,学区房再也不值钱了等等。
那,西安的呢?我的身边最近也不乏向我积极询问的家长们,基础教育几乎关乎所有人,也难怪,我作为20多年教龄的初中教师,每三年经历一次中考,见证了西安十多年中考招生的前前后后,也算是属于对政策理解比较到位的吧。
1问题一是不是西安的学区房也要变天了?就我所知道的西安的学区房信息,和大家掰扯掰扯,大家常听到的有两个名称:一是学区房,二是学位房,二者指的都是九年义务教育段所能享受的对应的权益,也就是小学和初中,和高中真的没啥关系。
学区房,针对西安市的公办学校而言,每年市教育局在5月份左右会公布各个学校的对应学区,符合条件就近免试入学,具体到各个区略有不同,有的区小学和初中都明确对应的小区,楼号等,有的区房子对应小学,几所小学又对应一所中学,大同小异,只要你是这个小学的学区且在这个小学读书,理论上直升对口初中。
这些学区房要求是户籍和房子要对应,也就是你的户口要在你的这个学区房里。
▲图源网络学位房,是针对西安的民办学校(也只是小学和初中,有的还有幼儿园)而言的,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某工大附中分校、某一中分校”,只要是对应小区房子的业主子女就行,据说不限制户口,但这种是属于一次性的,用完后作废。
因为对应学校更好,所以附加值更高,是否使用过学位,很重要。
一般情况下,学位用完后,房子会大幅贬值。
我一个同学,前一阵就斥巨资在高新某小区买了套“老破小”,但带学位,问了价格后,我只剩下默默流泪了,那是真贵啊。
▲图源网络那么西安的学区房、学位房要走向何方呢?其实政府也一直在为教育均衡而努力,近几年西安的中小学数量爆发式增长,而且新建的都是高投入、高标准、高配备,这些都是为了缓解压力,但成熟区域的学区、学位划分,我认为虽然不断会有微调,但不会一夜之间大变样。
总体上仍然是就近入学,尽量均衡。
好的公办学校想上学的人太多,怎么办?先保证学区内的入学,再有空余学位,按进城务工的“四证”尽量就近安排。
▲图源网络2问题二示范高中面向全市招生,那么初中怎么选?回到开始的问题,有的家长关心,西安高中招生有没有这样的改革的可能?其实西安早些年已经这样操作了(政府部门也是为教育均衡操碎了心啊)。
先说说西安市高中等级的划分:在西安,高中前些年都是评市重点、省重点,经过几年后几乎全部上了一个台阶,都成了省重点。
于是又增加了一套评价体系,分为省级标准化高中(简称省标)和省级示范高中,后者的要求更高,优秀的师资和生源更加集中,高考成绩绝对亮眼。
但这些学校学位很有限,如果中考全部按分数录取,不要说某个一般地学校,有可能某个区都没有一个能考上的,显然不符合政策的大方向。
▲图源网络于是高中招生名额简单粗暴地平均一分为二,一半名额按成绩和学生志愿从高到低录取,额满即止(可以简单理解为最后一名学生的成绩就是这个学校当年的录取分数线);另一半名额叫做“定向生”,省示范高中(例如几大名校)面向全西安市的各个初中分配,省标准化高中面向本区内的各个初中学校分配,在孩子的中考成绩出来后,填报志愿前,家长都能从各个渠道了解到当年的定向生名额分配。
所以,理论上来讲,只要你所在的初中有定向名额,不管你上的初中有多差,成绩有多不好,只要你是你们学校中考第一名,那么西安市的高中你都可以去,不管分数线离得有多远。
而在好些的初中里,竞争自然就更为激烈。
那么你准备让你孩子去上个一般的初中,考个前几名,用定向名额去上心仪的高中?千万不敢这么想,初中学习是高中的坚实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没有初中好的基础,去了一个和你的实际水平差得太多的学校,带来的只会是无尽的压力,有很大可能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以目前的现状,你在西安,能力范围之内,有个对应好点学校的学区房还是很有必要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在一个整体水平比较高的集体中,自然自己的能力也水涨船高,打好基础,在中考中考一个满意的成绩,上一所与自身能力匹配(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高中,这才是正道。
▲图源网络但如果还有人要投资西安的学区房,靠这个实现财富的增长,我个人认为风险也比较大,整个国家的趋势,教育只会越来越均衡化,长期看,学区房真的有风险。
最主要的,提醒各位家长,决定因素在内因,就是孩子自己先天的天赋加上后天的努力,因材施教特别特别重要。
3过早大比例分流可能会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最后,中考现在的社会关注度,可以说已经超过了高考,这和近些年全国的大政策有关,国家整体在对初中毕业生“强制分流”,所以高中录取率逐年下降,竞争空前激烈,本意是促进职业教育,但奈何我们很多地方职业教育空有其表,家长和学生严重看不上,所以都想尽办法上高中。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赵超建议,满足人民教育需求,提高普高录取率,建议普高录取率达到80%以上这一点,我作为老师,特别同意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赵超的建议:满足人民教育需求,提高普高录取率,建议普高录取率达到80%以上。
原因是目前的初中生分流可以一定程度地引导部分不适合进行高中教育的孩子学习专业技能,有合理的地方,但更应该看到超大比例分流,显违背教育公平理念,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需要进行改革完善。
初中孩子年龄较小,可塑性很大,过早大比例分流,会使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孩子失去高中逆袭的机会,也会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作者:行者|西安一名中学教师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原创作品,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