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诗很有意思,乍一看像现代人写的,但其实是唐代的;乍一读像是一个有为青年写的励志诗,但其实是一个皇帝写的,而且还不止皇帝一人,是一个皇帝和一个僧人合写的联句诗,后人称为《瀑布联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据古书记载,唐宣宗李忱登基前,曾一度隐居山林,有一天观赏山涧瀑布,遇见黄檗禅师,禅师说,我刚刚咏诵了一句观景诗,接不上下句了,宣宗说,我来接。
于是,禅师说出前两句,宣宗续出后两句,合成了这首气势宏伟、激情澎湃的千古名诗。
禅师毕竟是禅师,他看到了涓涓细流千辛万苦绕过岩石沟壑汇在一起,从高高的崖壁上飞流直下;而皇帝终究是皇帝,他想到的是山涧溪流太小了,要汇成洪流奔向大海,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
上句说的是“细流”,是“不辞劳”;下句说的是“大海”,是“作波涛”。
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心境,便有不一样的视野和不一样的气魄。
这既表现了诗词的魅力,也显示了人生的智慧和气度。
诸君朋友,换作是你会怎么写,当下的你又喜欢什么样的诗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