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历经百年风雨,这座老建筑见证了沈阳西医起点,有望建成“东北近代医学历史博物馆”

发布:2024-06-15 浏览:35

核心提示:在大东区小河沿路堂子街7-2号,有一栋二层的青砖老建筑。百余年前“凹”字形的布局,中西合璧的风格,伫立在闹市之中,仿佛凝固了过往的时光。墙面上一块深灰色的牌子写道:“盛京施医院教工宿舍旧址”。这里正是沈阳第一家西医医院教工宿舍的原址所在。2016年,该栋建筑被沈阳市政府列为“沈阳市历史建筑”。也是从那时起,一批热衷文保事业的志愿者们,在层层的历史迷雾中剥丝抽茧,渐渐地发现了藏在这栋老建筑背后的故事。透过这栋老建筑,穿越历史的尘埃,我们或许可以一窥百年前沈阳的医者风采。这座凹字形的老建筑就是“盛京施医院教工

在大东区小河沿路堂子街7-2号,有一栋二层的青砖老建筑。
百余年前“凹”字形的布局,中西合璧的风格,伫立在闹市之中,仿佛凝固了过往的时光。
墙面上一块深灰色的牌子写道:“盛京施医院教工宿舍旧址”。
这里正是沈阳第一家西医医院教工宿舍的原址所在。
2016年,该栋建筑被沈阳市政府列为“沈阳市历史建筑”。
也是从那时起,一批热衷文保事业的志愿者们,在层层的历史迷雾中剥丝抽茧,渐渐地发现了藏在这栋老建筑背后的故事。
透过这栋老建筑,穿越历史的尘埃,我们或许可以一窥百年前沈阳的医者风采。
这座凹字形的老建筑就是“盛京施医院教工宿舍旧址”老建筑里,藏着一段光辉岁月在这段故事里,有两位关键性的人物,还有一件令沈阳在百余年之前就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历史事件。
如果先从人物讲起,首先登场的就是盛京施医院的创始人,不远万里从英国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司督阁。
1883年6月,司督阁来到盛京(今沈阳),在小河沿租了几间破旧民房,开办了东北地区第一家西医诊所——盛京施医院。
除传播西医文化,司督阁还在沈阳建立了东北地区第一所西医学校,即奉天医科大学。
据沈阳建筑大学教授陈伯超介绍,奉天医科大学的创办,给后来国内西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伍连德第二位关键人物则与最早奠定了沈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
1910年秋冬之际,东北发生了烈性传染病肺鼠疫疫情。
后来,马来西亚华侨、医学博士伍连德来到沈阳,在他的协调、指挥下,疫情被迅速扑灭。
为总结、交流防疫经验,1911年4月,清政府在当时的东三省总督府驻地奉天(今沈阳)发起举办了“万国鼠疫研究会”。
当时有11个国家的34位传染病专家来奉天参加了会议,会议不仅及时总结研讨荡平那一次肺鼠疫疫情的防治经验与发现的各种问题,也确定了许多后来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为国际防疫合作奠定了基础。
血脉羁绊,开启守护文物的事业沈阳文保志愿者、辽宁省盛京施医院历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巍巍是先期走进这栋建筑的文保志愿者之一。
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工作的她其实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一百多年前,她的太姥爷郭维藩就曾在盛京施医院工作过。
同时,郭维藩也是奉天医科大学的第一期学员。
至今,在辽宁省肿瘤医院里,还有两栋当年奉天医科大学的教学楼旧址。
“盛京施医院教工宿舍旧址”历史建筑牌匾或许是血脉的羁绊,工作至今,每当王巍巍在医院里经过那两栋旧址时,她的内心总有种一脉相连的亲切感。
尤其当她走进那处就在肿瘤医院附近的“盛京施医院教工宿舍旧址”时,使命感便会在她心间翻涌,令她迫切地想了解那段与家族有关的历史。
几年间,王巍巍专门学习了口述历史的诀窍,走访了国内外那段历史亲历者的后代、专家、学者,广撒网地找寻着尘封了百余年的医学史上印记。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王巍巍陆续收集到了很多相关的一手资料。
目前,沈阳市正在建设“百馆之城”,王巍巍认为,如果可以将这段蕴含沈阳西医发展史的记忆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可以丰富沈阳的文化形象,对繁荣城市医疗事业也有重要作用。
王巍巍的这一想法一经提出,得到了文保志愿者们乃至专家学者的认可。
不久前,大东区成立了“大东区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上,建立一座“东北近代医学历史博物馆”的设想呼之欲出。
据王巍巍介绍,目前,文保志愿者团队特聘研究员已经搭建了建馆需要的前期框架,日后可以用于展示的历史文物也很丰富。
与此同时,一些民间的公益组织、国际友人后代也纷纷表示,如果博物馆可以建成,他们将无偿提供一些与这段历史相关的历史文物,比如盛京施医院的医药箱、肺鼠疫防疫偏方、万国鼠疫研究会照片、司督阁使用过的英文书籍等等。
1911年,在奉天(今沈阳)发起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追索源头,历史可以这样搭建针对这一课题,记者采访了几位知名专家和学者——辽宁省委党校教授王建学:在沈阳近代的历史长河中,在文化卫生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和国际影响力并且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历史事件,只有盛京施医院及万国鼠疫研究会。
尤其是盛京施医院,它开启了东北西医的源头。
围绕这段历史建馆,很有实际意义。
如果城市有一个记录这段历史的博物馆,那么沈阳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影响力可以提前到1911年。
同时,这个博物馆也将给沈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增添独一无二的医疗卫生方面的靓丽色彩。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焦润明:盛京施医院这段历史对沈阳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纪念价值。
正因为盛京施医院的创办,西医在中国得到系统的广泛的应用,逐渐被传统社会所接受。
尤其是在对抗肺鼠疫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再有就是万国鼠疫研究会的召开,加速了东北的医学发展,也为东北汇聚了大批的医学人才,而这些历史资源是其他城市没有的。
所以沈阳作为引进西医的源头,这个元素应该大书特书。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洁:盛京施医院是中国近代化、东北近代化在公共医学领域的重要成果,中国地方政府对盛京施医院是提供了巨大支持的。
盛京施医院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理念和医疗水平都体现了一定的国际化水准,这里成长起来的青年才俊在社会担当方面(抗日救亡“九君子”中有五位是这里走出的“医学君子”)更具国际视野。
如能及早修缮利用,打造主题博物馆,不仅可以全景式展示东北西医高起点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更可以重点再现中国近代抗击大规模鼠疫的历史经验,还可以拓展性探究近代医学理论的发展及其与社会治理、国家安全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关联。
当历史重新照进现实,往往能够改变大家对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的看法。
“东北近代医学历史博物馆”的建设若能顺利实现,它真正的意义也在于此吧。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关彤 王巍巍 提供相关图文资料编辑 王沛霆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沈阳“堂子街”上的英国楼,改造区内的百年老建筑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