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9日讯 无棣县60万亩盐碱地小麦开始陆续进入完熟期,当地的种植户正在加紧抢收小麦,小麦收成创造了当地历史新高,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也是采取了相关举措,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无棣县棣丰街道种粮大户梅荣超夫妇的3000亩麦田里,多台联合收割机械正相互配合,将颗粒饱满的小麦收割下来,翻滚的麦浪让他们喜上眉梢。
“每亩产量1000多斤,收入1200多块钱,总收入是360多万,我们要比去年多收入60多万。
”梅荣超告诉记者。
当地的麦田普遍是盐碱度3‰以下的盐碱地,往年平均亩产稳定在800斤左右,而今年在当地,像梅荣超这样的小麦产量不是个例。
“今年小麦的长势非常好,你看这个亩穗数,还有籽粒的饱满程度,都比去年要好,从目前的收获情况来看,亩产量大部分都在1000斤左右。
”无棣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姚海燕说。
高产除了得益于全幅匀播、一喷三防、光合细菌等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推广应用,还与冬天的“瑞雪兆丰年”息息相关,大雪起到了预防病虫害、保温、促分蘖、保墒等作用,加上春天雨水较多,不仅致使产量增加,农民种植成本也有所下降。
今年无棣县预计可产出6.3亿斤(31.5万吨)小麦,为保障颗粒归仓,当地强化农机机手作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演练,强化筑牢减损就是增收的理念,目前农机手机收损失率均在1%以下。
“现在正确的操作联合收割机,收获损失上再降低一个百分点的损失率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我们无棣县60万亩小麦每亩减少10斤的话,那么全县就可减少小麦600万斤,就是相当于多种了6000亩小麦。
”滨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陈恩明表示。
今年上半年,无棣县落实农机购置补贴760万元,麦收时节本地小麦联合收割机达到530多台,为确保麦田顺利抢收,农业部门在山东高速无棣收费站等高速出入口,联合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开展绿通农机快检,确保400多台跨区作业农机按时按需到达麦田抢收作业。
“我们合理调配、统筹调度近1000台套的先进小麦联合收割机开展社会化服务,并联合各农机合作社、经销商、农机生产厂家共成立了17支农机应急抢修服务队,提前购置价值15万元的收割机割刀、传动链条等易损零部件,对全县麦田进行划片定责,确保机械发生故障在第一时间得到抢修,真正做到成熟一片,收获一片。
”无棣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机服务中心主任蔡建昭向记者表示。
闪电新闻记者 周建辉 无棣台 吴云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