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商务区高楼林立,湿地公园山峦起伏,流水潺潺。
地下,地铁线四通八达,娱乐休闲应有尽有,人流如织。
眼下,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的光谷中心城建设如火如荼。
几年后,这里将绘就一幅“地上地下共享繁华”的美好蓝图,成为全球城市立体开发的“样板”。
而中心城地下空间沿其中轴线而建,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是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的1.2倍,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地下空间项目。
6月10日,记者在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项目6标段看到,这一段的光谷五路路面已被整段挖开,形成一座长约340米、宽约50米的巨型基坑,最深处达25米。
“整个地下空间共有10个这样的标段,挖出土方700万立方米,可以填满7个‘水立方’。
”中建三局二公司光谷地下空间项目部总工程师朱恩杰介绍,基坑内采用框架式结构,将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两层巨型“方盒”,其中下层跑地铁——由19号线与9、11、13号线交汇,上层是商业,可分为高端零售区、文化展示区、交通联系区、体育休闲区等不同板块。
“盒顶”上还会覆盖约2.5米厚的土石方,再铺上沥青、种上绿植,还原为光谷五路的路面。
朱恩杰介绍,为了承受这些重量,设计院特意为“方盒”设计选用一种加厚型顶板——其厚度达0.8米,每平方米可承受约2吨重量。
而普通楼房屋顶厚度一般在0.1米左右,每平方米仅能承受约0.2吨重量,“即使将10辆小轿车垂直叠放于顶板上,也能安然无恙。
”顶板这么重,支撑它的“骨架”就更得结实。
据介绍,整个光谷地下空间共扎下约2.17万根桩基,在目前国内同类项目中数量最大、密度最高。
中建三局二公司光谷地下空间项目副书记王艾明介绍,受疫情影响,光谷地下空间项目直到3月26日才复工,耽误了2个月。
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项目部正想方设法加快施工,采取24小时不间断施工,加倍投入施工人员及设施设备。
其中,进度最快的6标段已进入顶板施工环节,1至6仓预计将于7月30日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程莞茹 黄逸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