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陪朋友去看盘。
从中原区跑到金水北,又一路南下到管南,看了5、6个楼盘,朋友最终也没下定决心具体买哪个。
眼看着微信运动步数腾腾腾地到了2万步,我先崩溃了:你到底想买个啥样的房子?朋友一脸天真地说:“我就想买个住起来舒服点的小区,离地铁近,方便上班;有学校,以后结婚有了孩子不愁上学;有商场,周末可以逛街;以及最重要的,小区人不能太多,我最怕堵了。
今天看的那几个小区,人多吗?”我说:“得,合着刚才置业顾问的介绍,你是一句没记住啊,人家介绍的时候不都说了社区占地规模和规划了多少户吗?“朋友狡辩道:“只顾关心价格了,再说1000户、2000户,我也没概念啊,谁知道小区算大还是小,你这么‘专业’,你帮我分析分析呗。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1大和小,哪个好?大家去售楼处看房时,除了价格最关心什么问题?小区外部一般就是生活配套,比如地铁、学校、医院、商场,再专业一点的可能会问有没有规划什么产业;小区内部一般就是容积率、绿化率、是否人车分离、地下车位比。
很少有人会专门问社区规模,即便销售人员主动提及,很多人也都没有特别直观的概念。
社区规模是大是小?多大算大,多小算小?买房我们应该选择大社区还是小社区?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无关紧要,好像对交房后的入住体验影响不大,也不该成为我们评判一个楼盘值不值得买的主要因素,但事实恰恰相反。
有住在大社区的朋友抱怨:小区太大不方便,每次出门都要先走一二十分钟,真羡慕别人出门就是大马路的小社区。
有住在小社区的同事吐槽:千万别买小社区,我们小区就两栋楼,别说绿地景观了,连个大门都没有,周边连个像样点的超市都没有。
一般来说,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下的社区,称为小社区;建筑面积在10万-20万平方米,称为中等规模社区;建筑面积在20万-30万平方米,称为大社区;建筑面积在50万平方米以上,属于超大规模社区。
单从社区的建筑面积来看,似乎依旧不够直观。
换个说法:一个小区楼栋数在6/7栋以下,那么基本上属于小型社区;楼栋数不超过17栋,基本属于中型社区;再往上,不超过65栋,就是妥妥的大社区;如果超过65栋,基本属于超大社区。
从人口来看:小型社区人口一般在不会超过5000人,很多迷你小型社区只有1/2栋楼;中型社区人口一般在6000-12000左右;2万人以上的社区就属于大型社区,郑州最为著名的大型小区之一——21世纪社区,目前居住人口就在23000人左右;超大型社区人口基本在5万以上,最高可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最典型如北京的回龙观和天通苑,天通苑仅地铁站就3个,公交站40多个,常住人口30万。
目前郑州户数最大的小区,前五分别是经开区明湖办事处格林社区12257户;郑东新区商都路办事处普惠社区10896户;高新区枫杨办事处公园道社区10435户;高新区枫杨办事处万丰慧城社区10185户以及金水区丰庆路街道瀚宇社区9692户。
如果按每户3人来算,郑州尚没有超过5万人的超大社区。
2小社区的好与“孬”小型社区通常比较安静,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但是物业服务和管理水平会比较一般,基本都是本土不知名的小型物业公司。
居住在小型社区,就要做好得不到物业加持服务的思想准备,甚至随着时间推移,物业管理水平会急剧下降。
交房时的帅小伙保安,不出3年,全部换成退休大爷;社区景观得不到维护;公共区域卫生清理不及时;电梯安全隐患增加等等。
物业服务的最大动力和能力来自于哪里?毫无疑问是大量业主缴纳的物业费。
一个小区,如果只有100多户业主,物业费再贵,也很难维持较高的物业管理水平,能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可能性比较低。
这一点在别墅类产品的社区特别明显,因为别墅的物业费虽然远远高于高层楼盘,但业主户数还是太少。
所以,当我们选择购买或者入住小型社区时,最好对物业不要有太高的期待。
当然也没必要对所有的小社区说NO,由于小社区整体体量不大,开发周期较短,在期房为主的楼市环境背景下,购房者能更早地实现装修入住的想法,而且不用考虑后期地块开发带来的噪音及粉尘污染问题。
同时,小型社区由于规模受限,物业形态会比较统一,基本不会出现高低配的现象,业主画像比较接近,邻里间的生活氛围比较轻松、和谐,因为业主少,在管理上也能更省心。
另外,一些小社区的小户型产品,因为配套有优质学位或地铁,反而深受投资客追捧,增值空间较大。
3大社区的赞与“踩”和小社区相反,大社区最值得肯定的就是物业服务。
大社区的物业服务水平一般都不差,物业公司更倾向于入住大型社区,所以不要怀疑专业物业公司的眼光和运营能力,而且专业的物业公司也能为小区房子提升增值空间。
比如最近阳光城某项目物业公司换成了万科,其实获利最大的是小区的业主,有了万科物业的加持,销售也会有加成和溢价,对去化有很大帮助。
大型社区的生活配套一般不会差,有自成一城的底气在,甚至能影响城市的规划,比如地铁规划、产业落位,更别说商业、学校、医疗、公园等优质生活配套,居住的舒适度更有保障。
但是大型社区往往伴随入住人员的复杂、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
比如前面提到的21世纪社区,从西门(花园路)走到东门(中州大道),得20分钟。
因为小区人、车太多,外面的出租车不愿意进小区,所以前两年,社区的电瓶车生意极好,一次1块,一车坐满20人发车,指哪停哪。
小区停车难,许多业主只能把车暂时停在路边,时刻警惕交警来贴罚单。
大型社区就像一个小社会,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物业管理水平再高也难免出现纰漏,要做好随时面对鸡毛蒜皮等琐事的准备。
人多,资源不够分,健身房、运动场、图书馆等配套设施虽然有,但总是爆满;人杂,住着不舒服,今天对门搬家,明天楼上重新装修,没有邻里间“相亲相爱”的生活氛围。
另外,由于建设周期长,卖房时宣传的地铁房,其实只有一期离地铁较近,你买的8期,出门到地铁要走25分钟。
社区房源过多,因此房价波动会比较大,比如多房源在售时会增大议价空间,在大市上涨时大型社区房价反而下跌,升值空间受限。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该咋买?我个人认为,比较适合居住的社区,它的套数在1000户左右。
这种社区的好处是:第一,能够获得较好的物业服务;第二,人群可控,社区的一些重要节点都能维护,比如绿化景观维护、外立面清洗、公共配套更新等。
如果近期大家有买房需求,除了价格和配套,请记得额外关注下社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