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这一代号“真空阀门”的任务,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息息相关(第一个真空电子管)

发布:2024-06-16 浏览:46

核心提示:“没有铀235,原子弹就是天方夜谭。分离膜,则是浓缩铀235的核心部件。我有幸参与了甲种分离膜的研制,并通过这件事坚定了一个信念,一生要为我们的国家努力奋斗。”5月17日下午,84岁的原中科院上海冶金所研究员柳襄怀,在中科院上海分院分党组、沪区党委主办的“报国讲坛——讲述身边科学家故事”首场报告会上动情讲述。柳襄怀 何静 摄时光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苏联突然停止了对中国分离膜的供应,中国刚起步的原子核工业面临夭折的危险。当时只有美国、苏联和英国掌握分离膜的制造技术,有人扬言,中国的浓缩铀工厂将成为一堆废铜

“没有铀235,原子弹就是天方夜谭。
分离膜,则是浓缩铀235的核心部件。
我有幸参与了甲种分离膜的研制,并通过这件事坚定了一个信念,一生要为我们的国家努力奋斗。
”5月17日下午,84岁的原中科院上海冶金所研究员柳襄怀,在中科院上海分院分党组、沪区党委主办的“报国讲坛——讲述身边科学家故事”首场报告会上动情讲述。
柳襄怀 何静 摄时光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苏联突然停止了对中国分离膜的供应,中国刚起步的原子核工业面临夭折的危险。
当时只有美国、苏联和英国掌握分离膜的制造技术,有人扬言,中国的浓缩铀工厂将成为一堆废铜烂铁。
是放弃研制原子弹的计划,还是另找出路?1960年8月,“甲种分离膜研制”的任务由钱三强亲自下达。
中科院上海冶金所、北京原子能所、沈阳金属所及复旦大学,分头进行分离膜研制。
但一年多时间过去,进展并不大。
1962年春节前,上述四个单位共60多名参研人员集中到上海冶金所,组成专门的第十研究室,开展甲种分离膜制造的技术攻关,代号“真空阀门”。
这一科研攻关项目所有参与人员不得发表任何相关文章,也不能参加学术会议。
当时既没有额外的奖金,也没有营养费,在可能会有毒害物质泄露的条件下,没有一个人中途离开。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由中科院院士吴自良领导的这支团队,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甲种分离膜,且性能超过国外产品,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作出了杰出贡献。
吴自良也是上海唯一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柳襄怀当时主要参加分离膜的分离系数测量及分离元件的表面处理研究。
经过千百次的反复试验和表面处理方法的探索研究,该团队成功提高了分离元件的稳定性,对分离膜元件的实用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科院上海分院分党组副书记、沪区党委副书记王东表示,接下来,“报国讲坛——讲述身边科学家故事”将举行系列报告会,提倡坚守“科技报国守初心、创新为民担使命”,旨在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鲜明特征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栏目主编:黄海华 文字编辑:黄海华 题图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真空阀门和普通阀门的区别(真空阀门的工作原理)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