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患者,我记忆犹新。
因为我从他身上领悟到很多:第一,手足心出汗是因为肝郁;第二,治疗腹泻的痛泻要方可以治疗气淋。
2012年1月17日,初诊李某,男,24岁。
主诉:尿频尿急1年余。
病史:近1年多来尿频尿急,白天小便7~8次,夜尿2~3次,伴小腹酸胀,如大量运动则上症减轻。
自诉性生活过多,怀疑此为诱因。
无腰酸,不怕冷。
纳可,眠安,大便正常。
容易担心,多思虑,容易出手汗脚汗,手足冷。
面色晦滞,有黑眼圈,手心有较多静脉显露。
舌淡红,脉沉弦涩。
处方:1月31日,二诊症如前。
舌淡红,脉沉弦涩。
处方: 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7剂。
2月7日,三诊上症有所减轻,面色好转。
舌淡红,脉沉弦涩。
处方:守1月31日方,加鸡内金。
7剂。
2月14日,四诊尿频尿急大减,面色好转。
舌淡红,脉沉弦。
处方:守1月31日方,7剂。
出汗代表什么?印象中,2011年以来我遇到多个容易手心出汗的年轻患者。
这些患者,有的是主动诉说的,有的则并未当回事,所以也没有跟我说,但是看一下他们的手心,或摸一下他们的手心,则不难发现他们的手心是汗津津的。
严重的患者,手心满是汗,湿湿的,甚至汗能滴下来。
既然已知道他们手心出汗,必然会问他们,脚心是不是会出汗。
事实上,多数人会伴有脚心出汗。
还有的患者,腋下也会出汗。
这些患者,除了手心出汗、脚心出汗、腋下出汗外,几乎都伴有手冷、脚冷。
严重者,整个手都冷;轻者,手指冷;更轻者,手指尖冷。
他们的手我都摸过,所以知道得比较清楚。
门诊时间紧凑,来不及一一脱鞋脱袜去摸脚底,所以脚冷的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估计情况类似。
这位患者,便是手足心出汗而冷。
而且,他情绪很紧张,很容易操心、担心,思来想去,纠结焦虑,门诊时我能明显感觉到他的这一情绪特征。
不少患者因为自己的手足冷,而误以为阳虚,其实综合上述症状,这应该是四逆散证的“四逆”,而绝不是四逆汤证的“四逆”!这是人们可能会有的误判之一,特别是患者,一知半解,最易如此认为。
而医者最容易的误判则是把手足心出汗认为是由于心气不足引起的,古往今来的医家多数作如是观。
显然我对此是不以为然的,这无疑是肝郁引起的。
因此,上述症状主以四逆散。
又因为患者面色晦滞,手心有较多静脉显露,脉象沉弦涩,运动后症减,这是瘀之象,主以桃红四物汤。
最后,结合患者性生活过度,有黑眼圈,而采用补肾缩尿之药。
所以,初诊以血府逐瘀汤加味来治疗。
然服药7剂,未见明显效果。
再思之,患者尿频尿急,小腹酸胀,假定我们把小便的症状改为大便的症状,那就是:小腹痛,大便急迫。
这不是痛泻吗?患者的症状虽在小便而不在大便,但其机理则一,都是肝郁!所以,二诊时我突然领悟到,这位患者证属气淋,与痛泻同理,故可用痛泻要方一试。
药后症状有好转,面色也渐转华。
进一步治疗后,病症明显减轻。
手足心出汗与肝郁的联系虽在这位患者之前,我就遇到多位手足心出汗的病家,但尚未遽然将这一症状归咎为肝郁。
是因为这位患者症状典型、充分,而使我领悟到手足心出汗与肝郁之间的联系。
从此之后,我看病时,几乎每一位患者的手心我都要摸一下,结果发现,手心出汗的患者非常之多,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而且大多数都手足逆冷、情绪紧张。
更要命的是,他们大多数都是青年人,甚至少年与小孩。
这又让我有了这样的假说:我们90年代初考上大学的,尽管学业也重,也有竞争压力,但是与85后、90后相比,远不如他们。
就拿我来说,我觉得高中之前读书都蛮轻松的,课余时间蛮多的。
有压力的时间最多三年,而高一高二其实也还是有一些轻松的时间的。
85后的学业压力恐怕要大多了,更小的小朋友可能读幼儿园就开始竞争了,小学开始可能就要熬夜了。
所以,2011年的时候,这批患者登场了。
尽管他们年纪轻轻,甚至年纪小小的,但经过几年,或十几年这样的紧张与压力状态,他们作为患者,开始出现于各位医生的门诊了!当然70后、60后,也有不少肝郁者,这可能是职场的压力与紧张,还有整个社会弥漫的急功近利、浮躁焦虑之风引起的吧。
老一辈人,当然也有肝郁的,或经历了既往太多的不幸运,或罹患了令人痛苦的疾病。
肝为万病之贼,信然!按语总之,从那时开始摸一摸手成为我临证的一个常规动作。
在这位患者身上,我还有神来之笔,那就是用治疗大便异常的方剂——痛泻要方来治疗小便异常。
当然,其实这也没啥稀奇,不过是异病同治嘛。
只是印象里前人似乎没有这样的用法。
故而此后痛泻要方也是我常用之方。
话又要说回来,这位患者初诊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应该也是对的,只是加味太多。
假定删繁就简,只用血府逐瘀汤原方,我估计也可取效。
@大家健康#大家健康超能团##手心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