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知识、学识、见识(常识哪个最重要?)

发布:2024-06-16 浏览:63

核心提示:大师谈数学学习知识、学识、见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人们认识事物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也有一个由“知”到“识”的过程. 我们平常所说的“知识”、“学识”、“见识”这几个概念,其实都包含了这方面的意思,反映了认识事物的两个阶段.“知识”是先知而后识,“学识”是先

大师谈数学学习知识、学识、见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人们认识事物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也有一个由“知”到“识”的过程. 我们平常所说的“知识”、“学识”、“见识”这几个概念,其实都包含了这方面的意思,反映了认识事物的两个阶段.“知识”是先知而后识,“学识”是先学而后识,“见识”是先见而后识.知了,学了,见了,这还不够,还要有个提高过程,即识的过程.因为我们要认识事物的本质,达到灵活运用,变为自己的东西,就必须知而识之,学而识之,见而识之,不断提高.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学,不用心思考,结果是毫无所得;不学习,不在接受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去思考,也是很危险的. 学和思,两者缺一不可.我们不仅应该重视学,更要把所学的东西上升到识的高度. 知、学、见是识的基础,而识则是知、学、见的更高阶段.由知、学、见到识,是毛主席所指出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非如此,不能进入认识的领域. 一般来说,衡量知、学、见是用广度,好的评语是广,是博;衡量识是用深度,好的评语是深,是精.因而,我们对知识的要求是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广博深精才是对知识丰富的完好评语.一个人所知、所学、所见的既广博,理解的又深刻,才算得上是一个有知识、有学识、有见识的人. 从“知”、“学”、“见”到“识”,并不是一次了事的过程,而是不断提高的过程. 今天认为有些认识了的东西,明天可能发现自己并未了解,也许竟把更内在更实质的东西漏了. 同时在知、学、见不断扩充的过程中,只要我们有“求知欲”,我们认识就会不断提高,而“识”的提高又会加深对知、学、见的接受能力,两者相辅相成,如钱塘怒潮,一浪推着一浪前进,后浪还比前浪高.选自《中国青年》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每日社科 | 什么是学问?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