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酷派,仅仅只是活着(仅仅只是活着的意思吗)

发布:2024-06-17 浏览:62

核心提示:近日,手机品牌酷派官方宣布回归市场,并带来了三款新机:COOL 30、锋尚40和大观40S。其中,大观40S已经上架酷派官网。相信对于很多年轻的消费者来说,酷派无疑是一个令人陌生的品牌。但对于90后来说,酷派也曾经是一代人的回忆。从十几年前的辉煌,到后来“卖身”乐视逐渐没落,再到往后的销声匿迹,酷派的“人生历程”可谓十分的丰富。2020年正式回归后,酷派还是哪个酷派,但江湖早已不是那个江湖。昔日的“中华酷联”变成了如今的“华米OV”,手机市场也过了红利期,进入存量市场后增速不断下滑,逼仄的生存空间让酷派“

近日,手机品牌酷派官方宣布回归市场,并带来了三款新机:COOL 30、锋尚40和大观40S。
其中,大观40S已经上架酷派官网。
相信对于很多年轻的消费者来说,酷派无疑是一个令人陌生的品牌。
但对于90后来说,酷派也曾经是一代人的回忆。
从十几年前的辉煌,到后来“卖身”乐视逐渐没落,再到往后的销声匿迹,酷派的“人生历程”可谓十分的丰富。
2020年正式回归后,酷派还是哪个酷派,但江湖早已不是那个江湖。
昔日的“中华酷联”变成了如今的“华米OV”,手机市场也过了红利期,进入存量市场后增速不断下滑,逼仄的生存空间让酷派“重返国内手机第一梯队”的梦想显得如此苍白。
能够看到的是,即便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但近两年酷派的销量仍是一塌糊涂,甚至谈不上“市场占比”。
此外,市场表现的低迷也不断引发着其资金状况的恶化,压力十足。
酷派所要面临的未来,显然不是很乐观。
跳出手机圈,拥抱新的发展路线,或许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苟延残喘,如今只是活着近年来,各大手机厂商的新机发布越来越频繁,让消费者看花了眼。
原因在于,在手机行业短期内没有重大革新的前提下,硬件同质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这样的局面下,个性化成了各个厂商刺激消费的重点,国产手机厂商频繁发布新机,就是为了在不同价位段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而自回归之后,三年来酷派仅发布了数款产品。
在本次新机型发布之前,其主力机型为COOL 20系列的三款机型(Cool 20、Cool 20 Pro以及Cool 20s),三款产品中,只有COOL 20s为酷派在2022年6月发布的新品,售价为999元,而Cool 20则是2021年5月发布的。
换言之,2021年到2022年整整一年,酷派仅推出了一款新机。
如今一年又过去了,酷派一次性发布了三款新机型,看似“很多”,但与一年动辄发布十几款新品的厂商相比,这样更新产品的速度似乎还存留在上一个手机时代。
如此“慢吞吞”的新机发布,与这个高频新品发布的市场格格不入。
当然,也会有人认为“少而精”不失为一种正确的市场策略。
但问题在于,酷派只展现出了“少”,产品并不“精”。
以本次发布的酷派大观40S来说,搭载联发科的7nm工艺的天玑700芯片,8+256G版本售价为2099元,然而这样的价格足以拿下真我GT Neo5和Redmi Note12 Turbo这两款搭载二代骁龙7+芯片的新机。
这两款手机各方面的配置,都远高于酷派大观40S。
数据显示,2021年,酷派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63万台,2022年上半年则为19.56万台。
同期,2022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36亿部,据此粗略计算,酷派的市场份额仅为千分之一。
虽然谈不上什么“市场份额”,但几十万的销量下,让人好奇的是,到底是谁在买酷派?通过几家电商平台酷派旗舰店的商品评价不难发现,近两年大多购买酷派手机的消费者,更多的原因是冲着当年的“情怀”,买来当做备用机使用。
此外,也有不少消费者评价道:“因为价格低,买来给老人使用。
”市场销量的不景气,让酷派的亏损再次加剧。
3月30日晚间,酷派集团交上了2022年成绩单。
其2022年实现营收2.08亿港元,相比2021年的6.65亿港元大幅缩水了68.79%;亏损扩大至6.25亿港元,同比增加9.27%。
酷派解释道,原因在于疫情使得国内市场低迷,以及中国移动电话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在2022年6月推出的新品销售未达预期,因而采取了更为激进的销售激励政策。
此举导致在2021年还有3630万港元毛利的酷派,到去年毛利转为亏损1.44亿港元。
事实上,在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中,酷派便强调正进行更大力度的促销活动。
但从公布的去年全年成绩来看,促销并未带来显著成效。
如今的酷派,与昔日的那个头部手机厂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起大落,从辉煌到沉寂酷派的“历史”要追溯到1993年郭德英创立宇龙通信公司,也就是酷派的前身。
彼时酷派的主要业务还是集中在BP机、信号基站等寻呼领域。
直到2000年,我国的国产手机市场终于打破了外国手机品牌的封锁,酷派也借机转型为手机品牌。
进入手机领域的酷派,选择了中高端路线,“对标”的是当时行业内的佼佼者黑莓手机。
经过两三年在手机研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后,2003年,酷派推出了中国第一台CDMA彩屏手机,并凭着更“双卡双待”技术迅速占领市场。
此后,在手机从2G走向3G的时代趋势下,2009年酷派手机全面进军3G终端市场,投入智能手机阵营。
获得中国移动TD终端专项研发基金,推出G3系列产品的同时,酷派也赶上了2011年千元智能手机的爆发期。
2012年,移动、联通、电信为了更快占领市场,开始加深与“中华酷联”的合作,在多个场合搞起了充话费免费领取智能手机的活动。
当年,酷派手机销售额突破300亿,海外突破80亿,而其当年出货的智能手机中,有95%属于运营商定制机。
Canalys的数据显示,2012年,酷派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到了10%,超越苹果,仅次于三星、联想,位居第三。
酷派市场表现的起飞,也直接带动了酷派业绩大涨。
2012年,酷派营收143.6亿港元,同比增长95.6%;净利润约3.3亿港元,同比增长20%,但这还不是酷派的巅峰时刻。
2014年,酷派手机的销量一度超越国内的华为、中兴,以及国外的三星、苹果,成为了手机市场的第一,成功跻身了全球六大手机制造商行列。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酷派官网无法打开:一代手机巨头彻底凉凉?(酷派平台)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