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科委主办,市卫生健康委、上海报业集团承办,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上海报业集团海上名医协办的第三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健康科普分会在张江科学会堂举行。
院士、专家、医院管理者等众多“大咖”云集,共同聚焦“跨界融合。
今后,本市将通过法治化、数智化、开放式、共享型这四大维度完善健康科普体系建设,推出全国第一个公益性质的省级健康积分制,建设上海市健康促进融媒体中心,打造健康科普“中央厨房”。
上海自2022年起举办科技传播大会以来,今年已是第三届。
此次首次设立的健康科普分会,旨在引入丰富医学与健康科普资源,促进医疗与科技融合进步。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分享“600号”科普成果转化的破局之道。
打造“心理健康命运共同体”“600号画廊”“600号科普丛书系列”“600号媒体专栏系列”“600号科普文创系列”等,通过科普成果转化为科普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为健康上海建设贡献心理专业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呼吁医学工作者积极投身健康科普事业中,实现全民健康是新时代医学科普人的初心。
作为院士,李兆申坚持“大专家要做大科普”,牵头建立“长海深蓝健康科普基地”。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陆韬宏表示,本市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健康促进“主阵地”、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主力军”作用。
2023年上海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45%,实现16年“连升”并创历史新高;成人吸烟率连续12年呈下降趋势;市民三大健康指标保持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
未来,本市将继续通过高质量健康科普服务和产品供给,助力健康上海行动,让2500万市民拥有更多健康获得感。
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丁波表示,在大都市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如何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养成,预防和控制疾病,从而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主管部门和主流媒体的共同责任。
上海报业集团将发挥好媒体的专业、渠道、平台功能,将更丰富的健康科普知识,以更生动的表达方式,在更多元的媒体平台,有效地传递到每一位市民,让科学、准确、实用的健康科普知识,成为大家的成长伴侣。
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介绍,本市从五大方面加强健康科普体系建设:本市设立全国首个有财政经费支持的健康科普人才专项,在全国率先将健康科普纳入卫生专业人员高级职称评价,发布全国首个“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排行榜”,九部门发文推动健康传播的法治化、制度化建设;4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成立健康促进委员会,形成“顶尖-高级-中青年”的科普人才梯队,成立学科覆盖最广的上海市健康科普专家库。
上海市健康科普资源库,联合各大医疗卫生机构打造健康科普新媒体矩阵,联动全市近240家智慧健康驿站向居民提供健康科普服务等。
上海市科技节惠民健康科普活动清单(部分)1.上海科技节市级医院健康科普成果传播展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