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晓佳一】图文记录乡村生活,书写“三农”问题,解读社会焦点!敬请点击关注!农村厕所脏、乱、差,蚊蝇乱舞,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上厕所如同打仗,相信对于许多农村出身的人都是切身的感受。
民生无小事,尤其是这种每天都要解决的生理问题。
人吃五谷杂粮,很多地方还在饮用地下水,原先的农村对于粪污的处理很是粗放,任由污水横流,露天堆放。
这样就会造成空气污染、地下水质污染,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疾病自然会找上门来。
我们现在发现,目前有许多以前都没有听说过的疾病像农村聚集,尤其是癌症,在农村中是每年上涨,甚至都有了许多“癌症村”,这些都和环境卫生、饮食问题有关。
所以作为农村环境最为差的厕所,早就应该进行改造,从2017年开始,全国性的“厕所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几年下来有改善,但是也被反映出了很多不足的问题,“一刀切”的问题,弄到最后许多村民竟然无厕可用。
例如缺水地区旱厕改水厕,村民为了节约水只把改好的厕所当摆设,一直都没有用过;有些北方地区,冬季有很长的冰冻期,也改成了水厕,冬天一结冰水管、水箱甚至便池冻裂冻坏,严重的资源浪费还没有用;再比如,农村没有下水道,排污是个问题,有些弄些水泥管,粪污直排地下,和原先没有区别,有些弄个塑料桶,时间一长就满了,没有人来抽粪。
而今年,各地区在中央指示精神下高度重视农村厕所改造,要求因地制宜,一地一策,确实把好事办好,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加以整改。
为此,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要厕所入户,直接安装到房屋之内,使用坐便器,这样冬季就不怕结冰不能用;而且要求做到“一户一厕”,改造一个成功一个,把实事办实。
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地下排污管道,实现管道城乡融合,统筹治理粪污。
而且要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把门前屋后的厕所全部拆除,厕所入户。
对于有群众担心的厕所入户后如厕难,例如有外村人、买卖人进村上不了厕所等问题,要实现“公厕”全覆盖。
在每个村子建立至少一个公共厕所,方便群众使用。
对于粪污处理与设施维护方面,建立农村改厕管护站,配备专人,维护公厕卫生,农户粪污收集清理,配备专业粪液清运设备,并建设粪污处理站,将收集的粪液、粪渣作为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
厕所改革是一大难题,但是只要是真心为农民考虑,为农村着想,推进起来并不算难,尤其是中央每年划拨数十亿的资金用于农村厕所改造,一个公厕拨款几十万,在农村完可以建栋别墅。
但是却把这几十万、几十亿用于改善农民如厕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结果是好是坏我们先不提,确实是一心为民要办好事的,初心是好的。
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基层干部不作为,一刀切,捞好处、想政绩,把好事变坏事,和农民离心离德,破坏政府公信力,才让改革了好几年的农村厕所存在着或这样那样的缺陷,还要进行一遍遍的完善,费时费力还费钱,而这些既是国家损失,也是农民损失。
因而在新一轮农村厕所的改造中希望能够一步到位,切实改好做好,让农民真心实意地说声: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