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版图片:上图为且沙次干、阿达么日杂夫妇俩在阿布洛哈村3组老屋土坯房前留影(6月27日摄);下图为且沙次干一家人在集中安置点新居前留影(6月30日摄)。
6月28日,且沙次干在即将搬进新居的时候,特意去看了一眼伴随了他40余年的西溪河上的溜索。
今年41岁的且沙次干住在四川省布拖县阿布洛哈村,这个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河,进出仅有两条路:一条是往上徒步约4公里,翻越落差约1000米的山崖路,到通车的村子;另一条是往下走到谷底,通过溜索前往河对岸。
道路的艰险,制约了阿布洛哈村的发展。
且沙次干十多岁的时候才吃上白米饭,衣服是大人穿破了改小的,鞋子是轮胎做鞋底的……且沙次干一家和其他村民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从2005年开始,阿布洛哈村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下,建起了小学校,且沙次干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走进了一年级。
且沙次干也在破旧的茅草房旁建成了土坯房。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阿布洛哈村条件一天天改善。
6月30日,一条3.8公里的通村公路建成通车了,且沙次干从家门口坐车10多分钟即可出村,两个小时就能到县城。
今年喜事连连,且沙次干的三女儿且沙么惹子成绩优异考取会理实验中学就读初一;阿布洛哈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33套安全住房也已分房,且沙次干分得一套80平方米两层钢混结构的小楼房。
且沙次干赶着马匹,驮着从老屋整理出来的谷物和家什,告别住了十多年的土坯房,乐滋滋地搬进新家。
坐在崭新沙发上的且沙次干也在谋划自己的新生活:想考个驾照,买辆摩托车,做点小生意,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且沙次干背羊过溜索(2005年6月5日摄)。
新华社发(林强 摄)即将搬进新居前,且沙次干特意来到西溪河边看了一眼溜索(6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且沙次干把两袋谷物放在马背上(6月27日摄)。
当日,且沙次干和妻子阿达么日杂把老房子里的粮食、家什等收拾一番,准备搬进村集中安置点的新居。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且沙次干、阿达么日杂夫妇俩在老房子里收拾制作的泡菜(6月27日摄)。
当天他们把老房子里的粮食、家什等收拾一番,准备搬进村集中安置点的新居。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且沙次干、阿达么日杂夫妇俩赶着马,驮着粮食、家什,准备搬进村集中安置点的新居(6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且沙次干二女儿且沙土杂抽到了六号房,是一套80平方米两层钢混结构的小楼房(6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且沙次干、阿达么日杂夫妇俩背着政府赠送的四件套准备放进新居(6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且沙次干、阿达么日杂夫妇在悬崖峭壁上挖了几株野生的地涌金莲花,准备栽种在新居门前(6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且沙次干手捧自己背羊过溜索的老照片在新居门前留影(6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