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区是个老院子,里边有几棵梧桐树比三层楼房还高。
每当秋凉,树上稀稀落落地飘下小舟般的梧桐果荚,勾想起小时候炒着当坚果吃的情景。
梧桐,梧桐科 梧桐属落叶乔木,可高达15米以上。
原生于中国,古时曾单谓梧、榇或荣。
还有麦桐、苍桐等别名。
中国从南到北均有梧桐分布,长江流域较多。
现已被引种到欧洲、美洲各地作为观赏或行道树种。
属名Firmiana是以奥地利伦巴第省总督Firmian命名的。
日本自古也有,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幸存的那棵梧桐树已成为一景点。
文化精神梧桐古称梧,意为高直挺拔的树木。
它于高位分枝,下部光洁。
英文称之Chinese parasol tree,即中国阳伞树,说是像老式的油纸伞。
因其挺拔,自古视为吉祥的象征而颂扬。
“梧凤之鸣”比喻太平盛世。
《诗经》中就有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的传说。
古时不乏类似庄子那样会编故事的人,说凤凰每隔500年来凡间一次,而且非梧桐树不栖。
反正达官贵族们信了,梧桐树成为装点庭园的首选,皇宫或寝宫也因此称为梧宫。
不仅宫廷,大户民宅也爱栽植梧桐树,以求引凤。
现代引申为引进人才。
深圳有个梧桐山风景区,虽说山名乃明代所立,搁在现在也意义深长。
Phoenix Tree也成了梧桐的英文俚名。
梧桐以良好名声的象征,古人称之为荣。
它皮青如翠,叶缺如花。
树皮色青,也叫青桐树、碧梧、青玉。
它形态优美,确实适宜于庭院宅前点缀,故有庭梧之谓。
带梧的地名也多。
广西梧州有苍梧县。
山西孝义、浙江桐乡、福建永泰,都有梧桐镇。
春秋时期的魏绛史称魏庄子,《赵氏孤儿》中的那位大花脸,所守之城池即梧地。
各地叫梧桐村的多如牛毛,其中安徽淮北的梧桐村,西汉实行郡县制时第一批就在此设立梧县。
西汉还设梧成县于今山东安丘西南。
古诗词、古画、戏曲里都有梧桐形影。
梧桐也被赋予丰富的爱情意义。
雨水打在梧桐叶上的嘀嗒声比作凄凉声调。
元代白朴据唐代李杨悲欢故事作《梧桐雨》,家喻户晓。
饮食花果梧桐花细碎如枣花,白中带绿。
初开时素馨,奶白+鹅黄,好一副淡雅模样;凋谢时艳丽,杏黄+粉红,变妆为红唇彩裳。
梧桐的花小没人吃,但在哈尔滨的饭店菜单上,常见有梧桐花炒韭菜、炒蒜苗等。
这并不是真正的梧桐花,而是小鱿鱼,颜色像吗?梧桐身上唯一能吃的是种子。
和洋槐花、榆树钱一样,庭院里的梧桐子带给小朋友们额外口福。
虽然不是正式蔬果,但在物质匮乏时期可以作为小吃或零食满足一下口舌之欲。
梧桐的果荚为蓇葖果,呈纺锤形,5个一组。
宿存的果荚成熟前开裂,像张开的勺形花瓣,西南一带称瓢儿果。
悬挂在果荚两侧的球形种子,有点像动物乳头,古人称为“桐乳”,也用来比喻安乐窝。
种子豌豆大小,成熟时表面皱缩。
旧时中药丸剂中的小蜜丸,大小就形容为梧子大。
小种子在锅里放盐炒熟,很香,味道也像豌豆。
就是剥皮有点费事。
大人们是不屑这样磨牙玩的,而是炒出焦香,与茶叶一起沸水泡饮,名曰点茶。
种子里还真含有少量咖啡因。
现在人们可吃的零食太多,不再稀罕它了,任由飘落在地上也没人去捡。
有人感觉勺形果荚很有艺术性,捡来制作网纹标本。
更有人做条裙子体现行为艺术。
经济利用梧桐子可用于榨油,它的含油率高达40%左右。
梧桐子油为不干性油,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在80%左右,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
种子里含有糖类、粗纤维及多种矿物质元素。
还有高达 23%的蛋白质,榨油后的籽粕已经变性不堪食用,但可作饲料。
旧时也有的地区用梧桐树皮沤麻,称桐麻。
其纤维洁白,用以造纸和编绳等。
梧桐的掌状叶片比花好看,且宽大可用来包粽子。
“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宋代宫廷内以梧桐落叶来报立秋。
古人以此认为梧桐有灵性,“梧”“悟”相通。
如今气候变暖,叶落足足晚了一个月,不灵验了。
梧桐树还有个大用处,其木材轻软,为制木匣和乐器的良材,做蒸笼也不容易变形。
古代多以梧桐木做棺,故梧桐一名榇chèn(棺之意)。
古琴以桐为面,梓木为背,别称梓桐。
古人误以为这两种树属于同类,故榇字也表示梓树。
梧桐的木材刨片可浸出粘液来,旧时替代榆木做刨花,用于梳头润发和戏曲化妆。
传统本草中,梧桐的种子、花、叶、根、皮等均可入药。
辨异有好几种树叫桐,它们都不是一家的。
之所以叫“桐”,能找到的唯一相同点就是叶片都很大。
泡桐,玄参科古人一直将其与梧桐归为同类。
因木质都是软的,都可以做琴。
泡桐的木质更软,实际做琴比梧桐用的更多。
如果单一个“桐”字,应该指泡桐,而“梧”字才是指梧桐。
法国梧桐,悬铃木科正式名称为悬铃木。
原产地土耳其,隋唐之前引入中国。
现在的行道上的树是100多年前再次由法国人引入上海的英国二球种。
山桐子,大风子科椅字的原意。
别名水冬桐、椅树、椅桐等。
为优质食用油料树种。
油桐,大戟科所产桐油是优良涂料,为重要的工业用油。
海桐,海桐科别名海桐花、山矾、七里香等。
常见的城市绿化植物。
字谜独上西楼无言语。
(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