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温蒸是怎么蒸?| 150度也能高温蒸吗?台面的蒸烤箱/微蒸烤,一般都没有叠加功能。
而之所以不允许叠加,主要还是环境制约和功率制约。
毕竟隔热做的不那么好,而功率也不能太大。
所以一旦无限制的允许叠加,很可能会导致未知危险。
台面的烤箱/蒸烤箱/微蒸烤,功率低大家都能理解,但隔热可能很少有人关注。
下面这个是我家正在用的美的PG2310,放两个工作时温度给大家看看。
正面,玻璃门平均温度73.6度,靠近顶部温度更高,最高温度81.9度。
这个温度是绝对不能用手去碰的,很容易烫伤。
顶部的温度更高(烤管在顶部嘛)。
平均温度75.5度,个别位置最高温度107.4度。
嵌入式蒸烤箱,隔热显然会好很多。
比如我家的德普嵌入式蒸烤箱,230度工作时,正面门板温度依然只有40度。
所以,使用德普蒸烤箱,哪怕是烤制工作时,这样在表面摸也是没事的。
四周的温度也比较低,不用担心会把柜子烤坏。
(请原谅我偷个懒没把家里的蒸烤箱拉出来用红外测,我是真的腰不好,饶了我吧……测也是30~50度之间,之前用温枪测过N次了)所以,大多数台面设备,就算有微蒸烤三者,不允许用户手动操作叠加。
这其实也是一种保护,毕竟这是小的微蒸烤,万一叠加功率太大搞坏了也很麻烦。
但嵌入式蒸烤箱,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隔热不用担心,功率也不用担心,所以叠加功能就顺理成章。
上面演示过的「加湿烤(嫩烤)」就是一种叠加。
下面再来试下「高温蒸」。
150度的高温蒸……还算是蒸吗?首先,要搞懂一个问题:蒸和烤,都是加热,到底区别在哪?有人说是蒸汽的温度。
蒸一般是100度(控温),而烤可以达到200度以上……但是,如果是水波炉那种,蒸汽温度也可以达到200度以上(甚至300度)。
所以说温度显然不准确。
有人说是有水就不是烤。
蒸汽嘛,肯定是水啊,一定会水嫩水嫩的……但还是水波炉,当温度高到一定程度,已经可以「炸」天妇罗,而不是「蒸」天妇罗。
所以,单纯用水解释也有缺陷。
事实上,两者真正的区别在于:食物发生的反应是不同的。
详细拆分成纤维、碳水、脂类、维生素去讲……那咱们这就是《食品反应》,可以开大学课程了。
以馒头为例吧,蒸是淀粉的糊化反应,而烤表面则会因为脱水,导致美拉德反应加速。
蒸和烤,食材状态口感之所以差别很大,也是反应不同所致!(所以,想用水波炉的高温蒸大包子是实现不了的,表面会被烤硬)重点强调下:水波炉蒸的功能很弱,买之前一定想清楚。
被别人种草的,建议多看看用户评价。
下面是实验环节。
实验1:与小蒸箱的对比这次要做是「粉蒸牛肉」。
(因为孩子也要吃,所以做的是不辣改版)肉类食物相对难熟。
粉蒸牛肉用的是片状牛肉,正常情况下要彻底蒸熟需要40~60分钟。
▲拌制好,没有蒸之前用台面的微蒸烤和嵌入式蒸烤分别测试。
试验备料一共6组,3组放入台面普通蒸,3组放入嵌入高温蒸。
每个设备里的3组,蒸制时间会有区别,分别为30分钟,45分钟,60分钟。
这样最终我们就可以得到:1)嵌入高温蒸30分钟2)嵌入高温蒸45分钟3)嵌入高温蒸60分钟4)台面普通蒸30分钟5)台面普通蒸45分钟6)台面普通蒸60分钟这样6个实验样本大家可以先盲猜一下,大概会有什么区别………… 好,下面结果揭晓。
全部6组样本,如下:(分组过多,导致单组样本比较小,见谅)粉蒸牛肉里,有牛肉,也有糯米。
当完全蒸熟之后,随着食物含水量增加,体积会膨胀一圈。
事实上,高温蒸这组,从30分钟开始就已经熟透了。
而台面的普通蒸,直到60分钟才算是真的蒸熟了。
▲看起来不直观,吃着比较明显这里面既有功率的区别,也有高温蒸的贡献。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想必你也注意到了:高温蒸导致食物表面出现了轻微的发焦现象。
蒸烤箱的高温蒸,是通过蒸汽和烤管同时工作来实现的。
长期暴露在烤管下,最表面的食材就可能出现美拉德反应,水分不足,颜色变深。
因此:高温蒸确实可以加速省时,但如果直接烤到食物,也可能最后得到的就不完全是「蒸」的口感(水波炉的过热水蒸气同理)。
实验2:嵌入蒸烤自己对比要解决高温蒸时被烤熟的问题,其实也不难。
只要能保证食物不要被烤管烤到,就可以了。
比如,我们就可以把粉蒸牛肉盖上一块铝箔纸。
加盖了铝箔纸的粉蒸牛肉。
同样是120度高温蒸30分钟。
这次最表面完全没有深色变色,而且整体的体积膨胀更到位。
结论:高温蒸主要目的是加速,但过高温度也会让食物口感改变,建议控制在120度以内,有条件的话尽量避免直接被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