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无上品,适口为珍!水路是一种主观感受,在品饮普洱茶的时候会有一些关于水路粗细的表达。
我们可能经常会听到有朋友在评价一款茶汤的时候,会用到水路细腻、水路宽广。
对于刚接触的朋友可能会觉得一头雾水。
其实通俗一点呢,就是茶汤入口后的感受是细滑还是粗放,茶叶的评审有关滋味这一项,主要是辨别茶叶滋味中的苦涩粗味等不纯正的味道感受。
“水路”主要是指茶汤经过我们的口腔和喉咙时带给我们的一种感受,不同于汤感,而是一种动态的感官感受。
在描述“水路”时,简单地会用粗、细来区分,水路细腻的话,茶汤入口会迅速化开,刺激口腔和喉咙的感受也会小一些。
如果一款茶水路细腻,说明茶叶的嫩度很好,内质丰富,制作工艺精湛。
反之,有阻碍或者厚重刮喉的水路就比较粗,内质寡淡,滋味淡且持久度也随之降低。
这种粗与细的感受,也好像是一匹粗糙的麻布与一匹丝滑的绸缎滑过皮肤给你的感受,前者粗糙甚至扎手,而后者柔软顺滑。
标准的茶叶评审中一般会用“细、粗、黏稠、滑、柔”等对“水路”进行比较细致的区分和表述。
熟茶,一般用“柔、黏稠、润滑、丝滑”形容,生茶,一般就会用“细腻、黏稠”形容。
单凭水路的粗细不能对一款普洱茶的品质进行定论,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但水路细腻也是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