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国家,当然它的文物历史也很悠久。古人喜欢制陶,现在的人喜欢收藏古瓷,但你真的了解瓷器的历史吗?瓷器是由什么制成的?最新一代的人,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我们古代人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
瓷器到底是什么?
陶器是用粘土制成的物品,经过手工揉捏、碾压、成型,然后在800-1000℃的高温下烧制而成。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吸水,敲击声不清晰。陶器可分为细陶和粗陶,白色或彩色,无釉或釉。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它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早在商代,中国就出现了具有瓷器性质的釉陶和硬釉陶。陶器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动物,有亭台楼阁,有日用器皿。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是人类第一次利用自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陶器碎片来看,中国的陶器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瓷器的历史:
中国的仰韶文化可以追溯到大约五六千年前。这时候的陶器主要是红陶,其次是灰陶和黑陶。红陶分为细泥红陶和沙红陶。原料以粘土为主,有的还掺有少量沙子。在仰韶陶器中,细泥彩陶因其造型独特、表面呈红色、内外磨光、图案优美而在当时最为著名。精美的陶土反映了当时制陶技术的水平,具有代表性,所以仰韶文化在考古学上常被称为彩陶文化。Xi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盘也是仰韶文化的产物。
陶器的出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加强了早期人类居住的稳定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大约一万年前,中国已经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碎片。在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的陶器碎片被鉴定为距今10800年至9700年的遗物。此外,在江西万年县、广西桂林曾皮岩、广东英德清塘等地也发现了距今1万~ 7千年的陶器碎片。
磁山文化,因1973年在河北武安磁山首次发现而得名,据放射性碳测定已有7900多年历史。1977年,考古人员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发现文物,与磁山文化时代相当,内容相似,故统称为“磁山裴李岗文化”。
听完边肖的讲述,你对瓷器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了吗?瓷器是古人留下的最不朽的文化,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当然不是老古董。我们也在改进和提高我们的技术,更好地传承我们的文化方面做得很好。瓷器对一个时代的文化、经济、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相信大家会更好的发展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