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是一味传统中药,有的人可能对它很熟悉,有的人可能根本不认识它,但即使这样,大家从它的称谓也能略知一二,关于“益智”名称的由来有过这样的传说。
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家财万贯的员外,老来得子,但儿子自小头大脑木讷,为了给儿子治疗,家人竭力寻求名医,医治多年始终未果。
偶然之间得到仙家指点,老员外千辛万苦得仙果,儿子服用后脱胎换骨,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
聪明睿智无人比,终得高榜中得状元。
人们为了纪念改变他命运的仙果,将仙果取名为“状元果”,同时也由于它能益智、强智,使人聪明,所以也叫它为益智仁。
益智为姜科山姜属植物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益智子、益智、智仁及摘艼子。
临床多以其果仁入药,故仁者见仁。
有研究表明,益智的果仁与果皮均含有效成分,但二者比较,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其果仁的有效化学成分明显高于果皮。
这也就是入药用仁的原因所在。
有关其药用功效自古以来被记载,其性温,味辛,有特异香气,微苦。
归脾、肾经。
具有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之功效,多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浊,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
常将其归为补虚药中的补阳药。
那如何与“益智”关联呢?中医理论认为脑衰老或小儿脑瘫主要病因是由于脾肾亏虚引起的,故具有温补脾肾作用的“益智仁”当然也就具有“益智”的功效了。
并且中国传统医学对脑功能的认识,认为脑主神明, 脑为元神之腑。
并且肾为先天之本,肾虚与脑衰老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肾主藏精,精生髓,髓又上通于脑,脑为髓海。
“肾藏志”故精足则令人体魄坚强,智慧聪颖。
若肾虚,则肾志无法发挥作用,无法将信息进一步加工成为记忆。
所以老年人由于肾精亏损、肾气不足常见脑衰老、老年痴呆的症状。
小儿脑瘫由先天不足,窍道不通,气血不能上承,肾气亏损不能生髓,造成骨软,命门火衰,造成气血运行无力,脾虚气弱,脑失所养而造成的。
由此更不难理解益智仁具有“益智”的作用了,而痴者当选益智。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益智仁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够改善老年痴呆症(AD),还具有遏制帕金森病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阐明益智仁的“益智”作用及机制。
此外益智仁还具有抗癌、强心、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
益智仁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其资源丰富,不仅有药用价值,还有很好的食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药养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益智仁作为“药食同源”物品,可以利用其补益、益智功效开发成具有相应保健功能的食品,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