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大漠深处,栽下3万株樟子松

发布:2024-06-18 浏览:68

核心提示:塞上隆冬,北风狠劲儿刮,郭建军穿上大棉袄,戴上雷锋帽,铁锨肩头一扛,剪刀口袋一揣,踩着绵软的沙丘,走进了毛乌素沙漠。他要做啥?修枝剪杈。“大漠里种树,再苦再累,也不能退。”今年50岁的老郭憨厚一笑。2020年,凭着这股子韧劲儿,他一口气在大漠里新栽了3万株樟子松。老郭人称“犟板筋”。村里人都说,老郭认准的事,八头牛也拽不回。老郭所在的村子叫毛团村,地处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毛乌素沙漠南缘。“犟板筋”老郭打小就认准一个理:要把日子活出味儿,就得种树。这话其实是老郭的祖父郭成旺说的。郭成旺今年100岁,当年也是

塞上隆冬,北风狠劲儿刮,郭建军穿上大棉袄,戴上雷锋帽,铁锨肩头一扛,剪刀口袋一揣,踩着绵软的沙丘,走进了毛乌素沙漠。
他要做啥?修枝剪杈。
“大漠里种树,再苦再累,也不能退。
”今年50岁的老郭憨厚一笑。
2020年,凭着这股子韧劲儿,他一口气在大漠里新栽了3万株樟子松。
老郭人称“犟板筋”。
村里人都说,老郭认准的事,八头牛也拽不回。
老郭所在的村子叫毛团村,地处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毛乌素沙漠南缘。
“犟板筋”老郭打小就认准一个理:要把日子活出味儿,就得种树。
这话其实是老郭的祖父郭成旺说的。
郭成旺今年100岁,当年也是“犟板筋”。
1984年,他带领儿孙开始治沙时,老郭还是个跟在队尾赶骡车的少年。
那阵子,毛乌素黄沙蔽日、狂风嘶吼,大漠每年前移十几米,向南蚕食毛团村。
“出去犁地,风沙一刮,把壕沟全埋了。
犁不成只得回家,到屋门口才看清,人回来了,牛不见了。
”那一年,年过花甲的郭成旺发动全家30多口人,签下4.5万亩治沙合同,要进沙窝里种树。
“有时栽一坡杨树枝,转过夜去看,整个沙梁都吹跑了。
咱就再栽、再种!不信胜不过它!”郭成旺说。
一晃30多年,当初种下的上百万株杨树、沙柳,早已郁郁葱葱。
近些年,祖父、父亲年迈,郭建军又扛起了4.5万亩林场的“绿色大旗”。
“爷爷种杨树,控制了流沙。
我种松树,要让林子四季常青。
”2020年开春,老郭叫上几位帮工,开着大卡车运回一捆捆松苗。
远远望去,林场里碗口粗的老杨树,枝干日渐苍老;樟子松套种其间,新苗嫩芽抽绿,生命力盎然勃发。
春日好时节,老郭叫回儿子郭涛抢农时。
郭涛25岁,戴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
看起来年纪轻轻,却是“老把式”了,跃上一人高的轮式拖拉机,左手扶方向盘,右手利落挂挡。
“从小耳濡目染,看见树苗就亲近。
”郭涛的驾驶室后,配有自动打坑机,5秒打一个树坑。
老郭紧随其后,栽苗培土,父子配合默契。
2020年,算上新种的数万株幼苗,林场的樟子松已达40万株。
“第一步栽杨树,求‘生’。
第二步种松树,求‘绿’。
”郭涛向老郭提议,“下一步,该种果树,求‘富’。
”小伙子托外地朋友寄来几十株葡萄苗、上百株桃树苗。
大半年下来,实验田里一尺出头的幼苗,个个蹿到了一米高。
“2020年在沙漠里试果树,真是头一遭。
”看着林场的“新杰作”,父子俩乐开了花。
时光流转,昔日毛乌素沙进人退,寸草不生;几代人辛勤浇灌、挥洒青春,终换来林海茫茫。
有数据显示,2020年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
这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上“消失”。
几十载光阴,无数名治沙英雄接续奋战,携手将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这个好消息,老郭是从电视上得到的。
他趴在爷爷耳朵上,一字一句讲给老人听。
百岁的郭成旺点点头,眼眶有些湿润:“沙窝风再大,咱都没怕过!它把咱骡车掀翻,咱就把它撵跑!”正值寒冬,站上沙梁眺望,杨树林一望无际,虬枝苍劲;樟子松探着脑袋,迎风摇曳。
林场的沙梁上,矗立着一根木头旗杆,一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在林场升国旗,我们已经坚持了20多年。
”老郭说。
大漠苍茫,碧空如洗,各类草木在沙漠深处蔓生,点点绿意,更衬得这抹红色格外鲜亮。
作者:本报记者 高 炳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樟子松故乡——红花尔基的绿色崛起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