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大橘财经讯(文/尹哲 编辑/周远方)作为紫光前任董事长赵伟国口中的“战略芯片”,中国的FPGA芯片与国外的差距巨大。
在这个技术难度很高的芯片领域,发展FPGA的战略意义显得更加突出。
3月31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复旦微电子)的首发上市申请。
2000年赴港股创业板、2014年转入联交所主板,复旦微电子此次A股IPO早在2019年便开始筹划。
然而,受大环境的影响,复旦微电子2019年综合毛利率骤降,维持研发的支出增加,存货跌价准备也同比升高,最终归母净利润巨亏,IPO计划随即搁置。
值得庆幸的是,去年上半年,在存储芯片产品市场价格回升、金融IC卡市场企稳、专用安全芯片等需求回升的助力下,这家Fabless模式的芯片设计公司扭亏为盈,三季度末便向科创板递交了招股书。
此次IPO,复旦微电子将重点放在了未来人工智能(AI)技术在视频、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突破现有FPGA产品的发展瓶颈的“可编程片上系统芯片”(SOC)上。
去年,该公司旗下最先进的亿门级28nm制程FPGA芯片销售放量,刺激收入增长近15%。
然而,多年来,政府补助在复旦微电子利润中仍占大头,作为研发投入居高不下、背景深厚的上海本土芯片企业,A+H股上市后能加速拉近与美国芯片巨头的差距吗? 最强制程FPGA销售放量,营收迎拐点所谓FPGA,全称为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
由于这种独特优势,FPGA在通讯领域、人工智能、特种集成电路等场景领域应用广泛: 得益于其可编程的灵活性以及低延时性,FPGA 在通讯协议经常变化和升级的情况下具有独特优势; 得益于并行性和低延时性的优势,FPGA 在人工智能加速卡领域应用广泛; 得益于高可靠性、可编程性、基础通用性等特点,FPGA在特殊温度、湿度、压力、安全等环境下的应用场景性能不俗,终端应用场景丰富。
此次科创板IPO,复旦微电子选择的上市标准为: 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截至2021年3月19日,该公司H股收盘价为10.76港元/股,总市值74.73亿港元,折合人民币62.64亿元。
2017-2019年,复旦微电子营业收入分别为14.50亿元、14.24亿元、14.73亿元,增长缓慢。
不过,2020年,复旦微电子营业收入突然增长近15%,达到16.91亿元。
据介绍,营收增长主要系非挥发存储器、FPGA芯片等产品销售规模增加所致。
招股书披露: 复旦微电子FPGA类芯片聚焦在SRAM型FPGA,主要有三个产品类型:千万门级FPGA芯片、亿门级FPGA芯片以及嵌入式可编程器件PSoC。
在千万门级FPGA芯片方面,于2016年发布了采用65nm工艺制程的千万门级FPGA 产品,产品包含50k左右容量的逻辑单元。
在亿门级FPGA芯片方面,于2018年发布了采用28nm工艺制程的亿门级FPGA产品,产品包含700k左右容量的逻辑单元,SerDes模块最高支持13.1Gbps。
在嵌入式可编程器件(PSoC)产品方面,复旦微的青龙系列正在进行样片测试,是国内首款推向市场的嵌入式可编程PSoC产品,采用28nm工艺制程,内嵌大容量自有eFPGA模块,并配置有APU和多个AI加速引擎,可广泛用于高速通信、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工业控制等应用领域。
根据披露,复旦微电子亿门级FPGA芯片在2019年开始对外销售,成为国内最早推出亿门级FPGA产品的厂商。
当年,复旦微电子在“FPGA及其他芯片”产品上营收不到8400万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5.76%,产品均价2.27元/颗。
安全与识别芯片为营收的第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