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家具研习社 |在比较历代家具时,我们往往会发现,明式家具与宋代家具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今日便追本溯源,一探宋代家具与明式家具的联系。
中式传统家具源流甚早,在经过起居习惯的转变之后,家具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逐渐完善、成熟,并最终在明清两代走向巅峰。
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明式家具的完美正得益于前代在工艺、造型等方面的厚重积累。
明 黄花梨木雕螭纹圈椅 故宫博物院藏而在众多的前代家具中,我们又可以明显地看出其对宋代家具有着较多的继承甚至在艺术气质上有着相通的韵味。
追本溯源,今日便让我们一赏宋代家具,以观明式家具之源。
材料与装饰高等硬木在明清时大量流入中国市场是明清家具得以形成与不断完善的重要原料基础,而在还未能广泛应用黄花梨、紫檀等海外木材的宋代,工匠更多的是就地取材——使用我国原产的木材。
据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宋代家具实物,如山西大同金代阎德源墓出土的杨木画屏、台座等物可知,宋代家具使用木材范围甚广,包括杨木、桐木、杉木等软木,楸木、杏木、榆木、柏木、枣本、楠木、梓木等柴木,另外亦有乌木、檀香木、花梨木(麝香木)等硬木。
金 木影屏 大同市博物馆藏当然,除了木材,竹也是家具用材中的一个主角。
在《六尊者像》、《十八学士图》等宋代绘画作品中,我们便可以发现绘制得十分明确的竹制家具,甚至使用的还不是一般的竹材,而是湘妃竹,其所制作的椅类造型也颇多,包括扶手椅、靠背椅、玫瑰椅等等。
宋 《十八学士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些材料虽然并非明式家具经典作品的主要用材,但亦在后代被大量应用于明清的民间家具中,尤其是晋作家具等。
至于其装饰材料,总的来说,宋代家具少用繁琐的装饰,比较精简。
虽然亦有金属、陶瓷等参与,但更多的还是镶嵌石材,尤其是云石,《十八学士图》中便有这样一例画案。
这一做法在明清家具中亦得到了广泛应用。
宋 《十八学士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除了施加额外的材料装饰,家具的装饰还包括线脚与构件本身。
而线脚装饰的案例早在北宋时已经出现,在巨鹿出土的北宋木桌上,边抹与角牙都有明显加工而成的凹线,可见那时的工匠已经初步掌握了家具中线脚装饰的艺术。
而冰盘沿、剑脊棱等在明式家具中尤为经典的元素,也存在于各种宋代出土实物上,比如拜寺口双塔的西夏木桌面沿便颇似冰盘沿。
这些线条虽然简单,在空间中并不起眼,却能在人眼中成为家具的轮廓,或流畅如江水,或婀娜似卷草,为家具增添更为隽永的魅力。
西夏 供桌 宁夏贺兰山县拜寺口西塔出土宋代家具更多的装饰其实是在本身的构件上作雕琢和改变,牙条、券口、矮老、卡子花、托泥等等部件都可以在作为主要结构的同时,也成为一种装饰,兼顾了美观与实用。
以此件北京天开塔地宫出土的粗腿木桌为例,其腿间不仅施双横枨,枨上还接多个矮老,每个框中均嵌了卡子花。
其卡子花尤为硕大,用透雕技法制成,造型还十分别致。
辽代 木桌 首都博物馆藏再谈造型变化最为丰富的牙板牙头,如下图木桌所示,这时已经有了比较典型的壸门牙板。
除此之外,云纹、几何纹等宋代家具中已经比较经典的牙板样式在后来仍然被广泛应用在明式家具的牙板上。
北宋 木桌 江苏江阴孙四娘子墓出土造型与结构众所周知,许多家具的造型结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