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掏空六个钱包买房的人,现在过得幸福吗?一位同事是这么说的:2022年底,北京大兴,我咬咬牙“花了”275万买了房,这不包含税和中介费。
今年4月份,我看了一下房价,跌了50多万。
到了五一,我没忍住又看了一下,跌了100多万。
现在的房子,真的是一天一个价,我已经不敢轻易打开软件看了,怕小心脏受不了。
我平时花钱,总是抠抠搜搜的,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周末基本不参加社交活动,特殊节假日才会偶尔下一次馆子,衣服都是在网上挑便宜的买,化妆品差不多半年才换一次......唯独,在买房这件事上,自己过于草率,过于慷慨。
如今回想起来,我觉得不可思议。
拍板之前,家人劝我再等一等,他们认为房价还会再跌。
但我觉得疫情放开之后,房价会涨的,心想着房子也是刚需自住的,早买早享受。
家人看我执意要买,也说不过我,就同意了。
为了付首付,我和老公的所有积蓄,彩礼钱,父母的养老钱,全都搭进去了。
但这还不够,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部分。
刚买完那会,我们还是开心的,再也不用担心随时被房东赶出门,再也不用频繁搬家了。
背上了30年的房贷,自然也不敢懈怠,每天跟打了鸡血一样,想着法赚钱和省钱。
有负债,心总是难安。
所以,有点存款的时候,也会提前还贷。
然而,自从房价像吃了泻药一样,止不住下跌时,我每天都很焦虑,经常失眠,半夜偷偷哭,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大冤种。
想不通为啥会在高位的时候,没有能力的时候,非要强行上车。
我一个错误的决定,让全家人为我买单,真是悔不当初。
但后来我发现,现实中原来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在高点上车,然后狠狠地摔下来。
甚至,跌几百万的,也大有人在。
一对比,似乎我又是比较幸运的那一位。
细细想来,如果重来,或许那会我还是会做同样的决定,还是会贸然上车。
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小窝,是心之所向。
有房子,才有归属感,宅家的幸福感,才有了具象化。
木已成舟,时至今日,也不想再纠对错了。
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生活,总得往前看。
2024年,还有近200万的房贷等着我还。
努力赚钱,仍然是生活的主线。
只希望,往后被房贷深深套牢的人生,在某个片刻能得到一丝的喘息吧。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没有足够稳定的收入,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你会选择背一辈子的房贷吗?欢迎大家理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