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国内涂料产业专业财经媒体《涂界》(Coatings World)发布2023中国十大船舶涂料品牌排行榜,榜单汇聚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船舶涂料品牌。
榜单主要基于企业2022年船舶涂料业务销售收入进行排名。
这是《涂界》首次发布该榜单。
从品牌来看,外资品牌占据了7席,而国产品牌仅占3席。
其中,外资品牌总销售收入高达71.095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3.64%;而国产品牌销售收入仅为8.5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
从数据来看,外资品牌在船舶涂料市场处于强势地位。
根据榜单,今年上榜品牌船舶涂料业务累计销售收入为79.595亿元,占全国船舶涂料市场份额的93.64%。
从数据来看,我国船舶涂料是一个集中度非常高的细分领域,特别是外资品牌的市场竞争优势更明显,因为他们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掌握了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
01船舶涂料市场需求强劲船舶涂料主要应用于集装箱船、散装货船、油轮、客船、游艇、渔船、常规货船等,对船舶壳体及部件表面起到防护和装饰作用,提高其耐磨性、防腐蚀性,延长船舶服役寿命。
船舶涂料市场发展跟船舶行业发展密切相关。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造船完工量378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
新接订单量455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1%。
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1055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2%。
其中,海船为4530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0.2%。
2022年,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地位进一步稳固。
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7.3%、55.2%和49.0%,较2021年分别增长0.1、1.4和1.4个百分点,以修正总吨计占43.5%、49.8%和42.8%,前述各项指标国际市场份额均保持世界第一。
我国骨干船企保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2022年,我国分别有6家造船企业进入全球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前10强。
全国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4.9%,新接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3.6%,手持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5.8%,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去年,我国船舶行业保持了向好势头,推动了船舶涂料市场需求强劲增长。
根据中远海运国际(00517.HK)披露的财报显示,中远佐敦新造船涂料2022年销售量为6135.30万升,同比增加36%;维修保养涂料销售量为3062.80万升,同比上升11%。
中远佐敦的船舶涂料销售量为9198.10万升(约相等于124,174吨),同比增加26%。
根据年报,中远佐敦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为35.5794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1.783亿元),同比增长37.20%。
所得税前利润2.72351亿港元,同比增长154.97%;净利润2.13441亿港元,同比增长124.76%。
总全面收益1.68679亿港元,上年同期为1.13530亿港元。
根据财报,中涂化工中国区2023财年实现销售收入162.59亿日元,同比下降8.0%。
尽管销售收入出现下滑,但由于原材料价格高涨,新造船和修缮船用的销售价格进行了调整,加上日元贬值的影响,中国区船舶涂料业务业绩却实现了大幅增长,实现销售收入141.1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315亿元),同比增长27.34%。
根据年报,海虹老人2022年销售收入达到21.59亿欧元(约合23.01亿美元)。
同比增长23.8%。
其中,船舶涂料部门销售收入为6.26亿欧元,同比增长35%,有机收入增长33.1%。
中国去区船舶涂料业务业绩也实现了较好的增长。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厦门双瑞船舶涂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船舶涂料、防腐涂料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船舶涂料是该公司最大的业务板块。
年报显示,船舶涂料2022年全年生产量为13595吨、销售量为13578吨、库存量为366吨,分别同比增长5.12%、5.96%、4.87%。
根据中国船舶市场发展现状以及各大主流船舶涂料品牌去年销售业绩情况,涂界数据研究院估算2022年中国船舶涂料市场价值增长至约85亿元(涵盖新造船舶涂料、船舶维修涂料)。
市场价值增长主要由船舶涂料销量增长以及船舶涂料产品销售价格上涨推动的。
02上榜品牌全国市占率达93.64%榜单显示,佐敦以31.78亿元销售收入排名第一,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37.39%。
海虹老人以XX.XX亿元排名第二位,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XX.XX%。
中涂化工以7.315亿元销售收入排名第三位,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8.61%。
此外,国际油漆、PPG、金刚化工、宣伟、鱼童、双瑞、海隆分别位居第4-10位。
从品牌来看,外资品牌占据了7席,而国产品牌仅占3席。
其中,外资品牌总销售收入高达71.095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3.64%;而国产品牌销售收入仅为8.5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
从数据来看,外资品牌在船舶涂料市场处于强势地位。
根据榜单,今年上榜品牌船舶涂料业务累计销售收入为79.595亿元,占全国船舶涂料市场份额的93.64%。
从数据来看,我国船舶涂料是一个集中度非常高的细分领域,特别是外资品牌的市场竞争优势更明显,因为他们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掌握了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
尽管中国是全球造船大国,当下船舶制造景气度很高,但船舶涂料市场基本均为外资品牌占据。
船舶涂料研究具有技术难度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投资大等特点,需要大量研发资金和技术人才作为研发工作的基础。
我国船舶涂料研究虽然在近几年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涂料防腐性能、成本控制、生产工艺、涂装工艺等方面上仍与国外前沿技术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涂界》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船舶涂料市场规模约90亿元,但佐敦、海虹老人、中涂化工、阿克苏诺贝尔、PPG、宣伟等外资品牌,凭借其技术、品牌、服务、管理优势,占据着80%左右的市场份额,近乎完全垄断LNG船舶、豪华游轮等高端船舶涂料市场;而国产品牌仅在中低端船舶涂料领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自主品牌比如鱼童、双瑞、海隆、常州涂料院、海化院等,但大部分业务集中在中低端船舶涂料市场,而且销售体量很小,跟外资主流船舶涂料品牌在竞争方面处于弱势。
不过,麦加芯彩、信和、三棵树、德威、华秦科技、航天三丰、众源新材、孚日宣威、意尔科技、中航新材、松井等多家中国企业已经进入或正在谋划船舶涂料市场。
03船舶涂料处于高景气周期作为一个跨越数个世纪、历史悠久的行业,造船行业是典型的长周期行业,景气度主要受宏观经济、全球贸易、大宗商品价格、旧船更新等因素影响。
通过复盘过去百年发现,现代造船业共经历大小四轮周期起伏,并且因船舶的平均寿命为20-30年,以船舶交付吨数来看,四次高点的平均间隔为30年。
国海证券发布研报称,船舶新接订单作为交付量的先行指标,从最近一次船舶交付量高点2011年至今已有近12年时间,相对应1988-2010年的上升周期持续了22年。
站在当前时点,造船业新一轮周期或将开启,主要支撑逻辑有两点:一是行业供给端收缩;二是需求端订单有保证。
上一轮周期从2003年开始,2006-2007年新船订单达到高点。
按照船舶15-20年寿命估算,2023-2026年将迎来新一轮新船订单高峰。
船舶制造业具有强周期性,被称为“周期之王”,周期越长往往弹性越大。
国际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报告认为,未来十年间将有1.6万亿美元的新造船投资需求,平均每年新造船订单以数量计达2140艘。
浙商证券认为,中国占全球造船业份额从上一轮周期约15%提升至本轮约50%,且行业不断向头部集中。
由于行业扩产周期长、难度大,预测造船龙头公司2023至2027年业绩确定性较强。
可以说,造船业新一轮“超级周期”来临。
预测跟中国造船市场现状吻合。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1-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07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6%,其中海船为3058万载重吨(1129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57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6.7%,其中海船为5667万载重吨(2161万修正总吨)。
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339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0.6%,其中海船为13309万载重吨(5797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3.3%。
2023年1-9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8.7%、68.5%和54.7%,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6.0%、63.5%和50.2%,均位居世界第一。
2023年前三季度,造船产业集中度保持在较高水平,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64.3%,新承接订单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62.5%,手持订单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61.2%。
2023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预计,世界经济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经济增速将延续低增长态势,需求收缩必将对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经综合分析,预计2023年全球造船完工量将保持在1亿载重吨的历史较高水平,新接订单量低于1亿载重吨,手持订单量保持在2亿载重吨以上;我国造船完工量将突破4200万载重吨,新船订单量约4000-5000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保持在1亿载重吨左右。
2023年,世界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将延续低增长态势,需求收缩必将对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新造船市场已经处在复苏周期,短期调整不影响长期走势,特别是当前我国船企手持订单充足,生产任务饱满,对船舶涂料需求形成了较强的支撑。
船舶涂料市场发展跟造船行业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造船的高景气发展,船舶涂料的市场需求亦随着造船行业的发展快速增长。
根据财报显示,中远佐敦船舶涂料2023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量为5254.30万升(约相等于70933吨),同比增加35%。
中涂化工中国区船舶涂料2024财年第一季度实现销售额为37.55亿日元,同比增长53.5%。
04国产品牌加速入局船舶涂料市场近三年来,我国造船业进入供需两旺阶段,船舶业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船舶涂料的市场需求亦随着造船行业的发展快速增长。
正是看好国内造船业市场前景,包括麦加芯彩、信和、三棵树、德威、孚日宣威等在内的批国产品牌纷纷布局船舶涂料市场。
正在冲击A股主板IPO上市的麦加芯彩,是国内乃至全球领先的风电和集装箱涂料企业,目前正在谋划进军船舶涂料市场。
根据招股书,麦加芯彩计划依托已有技术积累与人才积极展开风电塔筒涂料、船舶涂料等新领域的布局,目前正在进行“远洋轮船涂料系列开发”项目,该项目研发远洋船舶用通用防腐底漆、开发远洋船舶用压载舱漆及其施工研究、研发远洋船舶船底防污漆。
在工业防护涂料市场深耕多年的信和,正在建设年产500吨石墨烯粉体及规模化石墨烯衍生产品、10万吨涂料、1.2万吨石墨烯改性乳液、树脂和塑料母粒项目,该项目涂料产品可用于船舶。
值得一提的是,信和与其他单位联合开发的涂料产品曾应用于国产航母、核潜艇以及军舰等各类军工船舶。
信和表示,未来公司将不断扩大在海洋船舶涂料等领域的领先优势,为海洋装备设施防护及海洋开发利用做出更大贡献。
德威涂料计划总投资5亿元在山东新建年产8万吨船舶和工业重防腐无溶剂新型环保涂料,以及2万吨船舶海工和风电高性能配套溶剂型涂料生产线,同时建设高标准的德威船舶涂料研发中心。
该项目5年内达产厚可实现船舶涂料和工业重防腐涂料等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年纳税额达1.5亿元左右。
该公司还称,力争用五年时间发展为世界第一大环保船舶涂料供应商。
湖南航天三丰科工有限公司瞄准“海洋强国”建设的巨大商机,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布局船舶领域。
目前,该公司正在湖南长沙望城建设铜官高性能防护材料产业化能力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年产5万吨高性能涂料,项目生产的产品涵盖了船舶通用环氧底漆、船舶压载舱漆、船壳面漆、船舶防污涂料等各类船舶涂料。
山东孚日宣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军民两用涂层项目一期项目竣工投产,该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船舶、军工等领域。
湖北少专新材料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2亿元新建年产4万吨船舶涂料项目,汇智领航(诸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新建年产5万吨船舶高性能材料建设项目......一大批国内品牌船舶涂料投资项目涌现。
中航新材(430056)在半年报中称,2023年上半年,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努力推进科研创新,助力公司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
船舶涂料领域,成功研制了无锡自抛光船舶防污漆及其配套体系,已送检船舶舰船材料验证试验中心及中国船级社(CCS)进行型谱测试工作。
该项工作将推进公司在船舶涂料市场领域的拓展。
船舶涂料属于技术密集型细分品类,具有技术难度高、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认证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国产品牌需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来驱动产品创新,打造差异化的旗舰产品,同时还要完善产业链配套,重点突破核心关键原材料等薄弱环节,加快高端船舶涂料产业化。
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国产品牌要保持战略定力,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涂界)2023中国十大船舶涂料品牌榜单(单位:亿元)说明:1、一些品牌的船舶漆业务销售收入为估算,如有差池,请以各企业的实际销售收入数据为准;2、本排行榜仅作行业研究,不构成对相关公司二级市场的任何操作建议,榜单中数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