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一带一路”关键节点城市,又是世界历史名城,目前还在发展之中,谁能搭乘西安发展的快车,谁就能享受城市的红利!2021年3月16日,市政府印发《西安市会议会展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本计划为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会展名城,推动“全域会展”建设,推动全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而特此制定。
《行动计划》中提出总体目标:到2023年,全市会展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核四区”城市会展新格局。
其中,一核为浐灞会展核心区;四区分别为:空港新城会展产业园区、曲江会展产业园区、高新会展产业园区、国际港务区会展产业园区。
立足错位发展,塑造特色,每个板块都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浐灞生态区为综合型会展集聚区,空港新城为临空产业会展集聚区,国际港务区为文体电商产业会展集聚区,高新区为高新技术产业会展集聚区,曲江新区为文旅产业会展集聚区。
《行动计划》中还提出具体目标:到2023年,全年全市举办规模以上展会活动达到580场以上,会展业综合经济效益达到700亿元;3年共引进国内外知名展会活动50场,落户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46家;全市会展场馆总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新增UFI和ICCA认证项目5个。
《行动计划》中明确,要加快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周边住宿、餐饮、娱乐、休闲、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成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营,将浐灞生态区打造成会展产业发展核心区。
这对浐灞来说,无疑是一个超大利好,一直以来,浐灞被人诟病的就是缺少支柱产业,这一次,浐灞将搭上西安建设国际会展名城的快车,定位与发展愈发清晰!浐灞生态区发展一波三折,如今终于找到了发展的“破题点”,一座“会展名城”正在悄然崛起。
其一,浐灞立区以来,作为国内第三代水岸新城,一直是被视为西安的绿肺,但因为缺少产品,一直发展较慢。
曾先后引入欧亚经济论坛、世界园艺博览会、西安领事馆、腾讯双创小镇、亚马逊等,却始终是叫好不叫座。
▲浐灞三角洲-实景图其二,浐灞蝶变以来,作为“东轴线”核芯板块,迎来千亿级投资,先后落地三大中心(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会议中心&西安圆桌会议中心)、规划近30家高端酒店、砂之船、西安千古情、华夏文旅等,夯实产业基础。
▲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效果图其中,近30家星级酒店围绕在浐灞三角洲,如艾美、锦江、华海、凯悦、万豪、温德姆、喜来登、洲际假日等,这些高品质滨河酒店将打造西安“外滩夜”地标品牌,成为西安国际文化交流的闪亮新名片。
未来,西部最强阵容“会展+会议+赛事”便呈现在灞河岸之畔,如果空港新城被称之为“中国孟菲斯”,这里便可以称作“丝路日内瓦”!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总裁门图特曾说:“一个城市办会展,就相当于一架飞机在这座城市上空撒钞票”。
在会展产业领域,有一个“1:9经济理论”存在,即若某一次会展的直接收入为1,则对餐饮、交通、旅游、酒店等相关产业的带动收入为9,可见会展产业带动力度之大。
我们从两个数据来看,就会发现西安会展产业存在很大的“发展机会点”:其一,高端会议排名较高: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最新发布的2018年度全球会议目的地城市排行榜亮相,2018年中国大陆会议强市落下实锤:北京、上海、杭州、西安成功跻身全球100强,西安国际会议数量排名全国第四。
其二,整体数量排名较低:《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显示,2019年西安举办会展活动196场,全国城市排名第17名。
可以看出,西安作为中西部重点城市,举办了越来越多的会议会展。
简而言之,西安高端国际会议的数量较高,但整体数量不足,说明在产业协作和聚集化效应方面发挥的并不好,但这就是浐灞的机会点!此次,浐灞作为会展产业核心区域被再次提及,并且有明确的规划与目标,会展会议经济的价值将更加凸显。
其一,浐灞定位趋向国际化。
会展业作为国际化产业,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指标,而浐灞作为大西安会展产业的核心区域,建设会议展览功能区,让西安成为服务于全球城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城市。
其二,浐灞发展方向更清晰。
在西安产业布局之上,浐灞的发展脉络愈加清晰。
作为西安重点建设的现代服务业会议会展聚集区,浐灞将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大局,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国家会展名城。
目前,国际会展名城格局已经初现,但价值增长还在上升期。
再加上2021年,国家“十四运”的点燃,浐灞正在大跨步进入“国际进行时”。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浐灞的特殊性,因为大水大绿是城市底色,因此,浐灞或许不会是最强城区,但一定会成为最绿城区!(文章于2021年3月19日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