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博物馆,你们肯定没几个人去过,哈哈,我!去过啦!!!我喜欢参观博物馆,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故事,可以由这里获知很多很多。
这次我们远道找去了淄博沂源的博物馆。
与泰安博物馆类似,也并非一座单独的建筑物,而是位于鲁山路沂源文化和旅游局的三层上面一间长长的单独房间,整座展馆面积不大,藏品数量也不是很多,但相较泰安博物馆,感觉还不错,因为后者里面没有几件实物展品,多以图片展示为主;而沂源博物馆内的展品虽然也少,却个个都是无以比拟的瑰宝,比如:最早的山东人——距今50万年前的“沂源猿人”头盖骨化石展示头盖骨的仿山洞区域光线不够明亮,没有拍照,朋友们看头盖骨的图片介绍吧。
“掀起了你的头盖骨,让我来看看你的脸~~~”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工地之沂源西鱼台遗址出土的大批青铜器重器:这些个青铜器制作的好精美,看那个龙头,还有上面的画线,这些个东东如果整上一件,够吃三五个枪子不?细致的纹路,光制作它们的模范也足够费劲。
这么大个的青铜勺子吃肉的吧?肯定不是冰激凌!快瞧快瞧!这是啥子?奈何本人没文化,无数个“WC!WC!WC!”走天下。
----距今2900年的美酒,如果抿上一口,会否直接穿越到2900年前,见到为了美女褒姒而“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呢?铜镞,我刷到过相关视频,貌似在长勺战场那里的田野庄稼地和山上的齐长城附近,都能捡拾到,以前那附近的村民在自家地里耕作呢,有挖出过青铜宝剑的。
青铜剑和铜镞之类武器,说实话也不适合珍藏在家宅中,这个吧,指不定上面附着多少魂魄呢,不是战死的就是冤死的,这要是到了深更半夜,家里可热闹了。
陶豆,普通的外观,但里面的刻纹很有特点,我猜这是星相吧?虽然我只会看北斗星,城市的夜空也难以寻到它们的踪影,但古代不似现在,那天空可是清透干净的很,数星星都能被催眠喽。
陶壶底子也有好多字,只认得一个“宫”和“吕”,不会又是吕后哪个亲戚家的陪葬品吧。
唐代鎏金佛,瞧那两个饱满垂长的大耳朵垂,典型唐代风格。
元清花好素雅,搁在路边,会误以为就是个咸菜坛子。
宋代之后的瓷器都花里胡哨的了,之前都以素色为主。
我们中午头到的博物馆,又恰逢周末,影响了人家午休,值守的大叔是在接了我的咨询电话后特意过来打开了大门。
浏览完毕展馆,又与门口大叔聊了两句。
老妈说,以前沂源归属临沂,后来归给淄博了,查了资料后还真是呢:1990年1月1日,沂源县由临沂地区行政公署划归淄博市。
谢别大叔后我们离开,奔赴下一个目的地。
在路过鲁村某个庄的时候 ,看到道路两边好些售卖粉皮粉条的摊子,嘿嘿,我喜欢吃这个,随意停在一家店铺前,选购了紫薯粉皮粉条和地瓜粉条好几包。
这里得多说两句,我买了燕子石,有人说是水泥做的;我买了驴肉,有人说黑驴蹄子是老演员了,黑毛蹄都是螺丝嵌上去的;买个木鱼石也怀疑不是真的;今天买的一堆粉皮粉条,又说不是地瓜粉,是木薯粉。
----为什么有这么多质疑呢?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信任不好吗?怀疑这个,揣测那个,生活的意义呢?累不累呀?现实生活中还有幸福指数吗?除了驴肉是肉贩子售卖的,燕子石、木鱼石、粉皮粉条,都是村民在自家村口路边,销售自己村里的特产,几代人都居住在此,如果售假,村支书也不会同意吧?曝了光,在村里还能抬起头来?更何况商人以诚信为本,以后生意还如何继续传承下去?燕子石是莱芜圣井村的名品;木鱼石源自长清馒头山;粉皮粉条也是自己村产的地瓜和紫薯。
几块钱的东西,值当造假吗?不知道现在原材料不贵,贵的是人工吗?记得1993年,一个煎饼果子一块二,多加一条油条多一毛钱。
现在呢?路边五块钱能买到一块二的煎饼果子?银座超市得八块钱一个吧?面还是那些面,鸡蛋和油条也没变样,涨价的是啥?人工费呗!试问一块十元钱的燕子石,亦或者木鱼石杯子,够造假的人工成本不?真是很让人反感,为什么只盯着阴暗面,体会不到光明快乐的一面呢?再者第二点,再次声明:我家不是开矿的,我也不是天天闲得无事:时间规划好,一切皆有可能。
没看哪次出去玩,不是莱芜烧饼就是自热饭吗?我要是官二代富二代,我餐餐都吃澳龙帝王蟹,而今我就在超市水产柜前见过。
。
。
还有,我都这么大了,还没坐过飞机。
给坐在副驾的老妈说,“趁着现在有时间,趁着现在有条件,也趁着现在有能力,只要有空,我就带你出来玩、看看你没见过的。
”----我老爸开了三十年货车,开出个职业病:椎间盘突出,2005年6月在齐鲁医院做了手术,早上七点半推进手术室,下午四点半推出来,那天我们全家二十几口人在手术室外焦心候着。
后来老爸的腿脚就不好了,但还能下楼,能骑着三蹦子去凤凰山买花,去七里堡买肉,去英贤桥打泉水;2016年3月二哈同学还在我肚子里时,老爸又在山大二院住院半个月打吊瓶,出院回家后再没下过楼,活动范围仅限他家的六十多平方。
但我老爸在年轻的时候,驾着他的大解放大东风,走南闯北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曾在贵州喝米酒把人家当地人喝趴到桌子底,在陕西看过兵马俑,在北京爬过长城,在广东买过三角牌电饭锅,在南京给我买过新潮书包 ,在上海给我买了条乡土气息极重的浅玫红连衣裙。
。
。
至少,我爸前五十年的人生是极其精彩和荣耀的。
没别的,就是想吐槽一番,因为有些事啊,不吐不快,吐出来好“快活”哟~~回归正题,导航显示路边有一处面积很大的水库:田庄水库让我震惊的不是它的大,而是它:结!冰!啦!更让人惊奇的是隐约瞅见冰层上有人!!车子马上掉头回来,钻进路边一条小路,旋即停在水库边。
老妈依靠在车边看手机,小红POLO也是最后一次亮相啦噢哟,竟然有人砸洞钓鱼!-----貌似只在视频上见过东北人这么玩,在咱们山东,俺可是头一遭嘞。
一位拎桶大哥踱步而至。
“这冰层多厚啊?能上人吗?”我这问得有点多余,不能上人,那人是悬空的么。
“能,得有20公分厚吧。
这片冰薄点,那边厚,上那边可以。
”大哥说罢抬手指指左方。
虽然人家说了,但是吧,我们仍然只在水库边的冰层走了两步,如果冰层裂开掉下去,会游泳也白瞎。
真刺激,嘿嘿。
记得九十年代初的某一年冬天,护城河结了厚厚的冰,解放阁往西的位置,一位女士懒得走远路过桥,直接下到河道,踏着冰层走到对岸回家啦。
我老妈说,大明湖结冰的时候,他们小时候还跑上去玩呢,现在不敢了。
俺小时候七八岁年纪时也在冰层上玩过。
这就是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随着年龄增长,怕东惧西,全都胆小如鼠喽(其实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家人的负责)。
我带二哈同学踩到水库冰层的照片如果被他老师们看到,一定会训我:你这个不靠谱的妈!----我想说,还有更不靠谱的呐!远处有位父亲带着他家儿子跑到远处放大炮仗,“咚”!一声巨响直飞冲天。
吓得我赶紧抓着二哈同学的小手站岸边土堆上,这要是冰层炸开,裂缝瞬间就能冲过来,想想都害怕。
走啦走啦,拍个照“捏”(摄)个影就撤啦,至少咱们也是站在水库冰层上的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