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在古代是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唐代宰相虞世南曾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曾说:“《易经》是宇宙代数学。
”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很多人都想学习这本名著,但不知从何开始。
其实学习有诀窍,掌握正确方法,事半功倍。
有的人喜欢通过易理哲学指导实践。
有的人喜欢通过象数占卜趋吉避凶。
各有所需,各有所好。
首先,我们要了解它的基本术语和普遍规律。
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变成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合计三百八十四爻。
记忆八卦的口诀如下: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盌☶,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表着八种不同的自然现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艮为山,离为火,坎为水,兑为泽,巽为风。
其中两两组合相叠就可以画出六十四卦。
在画卦的时候,一定要养成由下往上画的习惯。
但是读的时候由上往下读。
譬如,水雷屯卦;先画下面的震卦“雷”,再画上面的坎卦“水”。
读的时候,先读上面的坎卦“水”,再读下面的震卦“雷’。
三.依卦序歌和“打桩记忆法”,可快速顺背六十四卦,甚至倒背抽背。
卦序歌: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打桩记忆法:就是把你要记的内容和你熟悉的物品联系起来记忆。
用此方法记64卦实操如下:先在家里找到自己熟悉的64个物品,5个或10个一组,每组物品摆放的位置尽量在同一空间,而且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再将64个卦分别联想到64个物品上。
例如走进入户花园依次看到大门、鞋柜、盆景、窗户、字画5个物品,然后将前面5个卦按次序联想到这5种物品上。
大门装乾卦,鞋柜装坤卦,盆景装屯卦,窗户装蒙卦,字画装需卦,想好后复习几遍,打开大门就想起乾卦,走到鞋柜边就想起坤卦,再看到旁边的盆景就联想屯卦,依次类推。
当了解卦意后,再加上谐音法,寓意法,半小时内就可以熟记64卦。
如果想学习更多记忆方法,挑战熟记384爻,推荐于明奇老师,他是2018年第27届世界脑力锦标赛中国城市赛乐龄组冠军;全球总决赛乐龄组亚军。
四.理解错卦和综卦的意思。
错卦是指将一个卦的六个爻全部变为相反的爻而形成的卦。
例如:乾卦六爻都是阳爻,全部变成相反的阴爻,得到坤卦为错卦。
综卦是指把一个卦的六爻倒过来看,例如:水雷屯卦,把六爻倒过来看,就是山水蒙卦为综卦。
通过学习错综卦,我们可以更好认识64卦顺序排列规律。
五.明白“初难知,上易知;二多誉,五多功;三多凶,四多惧”的含义。
一卦有六爻,不同的爻代表不同的意思,可以根据此规律分析爻位吉凶,位于二爻或5爻,吉的可能性大。
位于3爻、4爻凶的机率高。
如果能够参考爻是否阴阳得位,以及比、应吉凶情况则信息更加全面。
以上是入门基本知识,最难的是:怎样读懂卦辞与爻辞?我们可以观看专家学者们的视频,推荐台湾大汉易经书院创始人颜仕教授,他为人谦虚低调,术业专攻,是位难得的良师益友。
也可以购买专业的书籍参考,推荐黄寿祺、张善文教授合译的《周易》。
另外多读《易传》,平时多结合实际生活感悟各卦的哲理,持之以恒,最后形成独特的见解,化繁为简,应用自如。
初学者可以适当通过自己占卜自己解卦,更好地了解每个卦的含义,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学到一定程度,我们也许会追求更高的层次,那就是随道而行,正如《管子.白心篇》提到“不日不月,而事以从;不卜不筮,而谨知吉凶”;又如荀子所说“善易者不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