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次调整,当前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已下降至较低水平。
但在临近岁末,中小银行开启“揽储大战”之时,也有部分银行选择了“逆势而行”。
近期,有些中小银行逆势上调存款利率,甚至有的银行存款产品利率又罕见回到了3%这一水平线。
面对“开门红”的压力,不同银行的年末揽客策略,也出现了上调、下调并存的分化走向。
部分银行阶段性上调存款利率“目前手里还有10个保本保息的定期存款名额,利率在2.95%-3%左右,有感兴趣的吗?”在某地方商业银行做柜员的王雨(化名),最近还在为自己的业绩努力。
王雨表示,和国有大行比起来,自己所在的银行存款利率一直算是相对高的。
如今又是年末冲刺阶段,也在通过提高存款利率的办法来提高本行存款的吸引力。
“一般来说,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是本金的多少和是不是新客户。
想要做到最高的话,基本都得是新用户而且有时间限制,还需要银行经理提前帮忙预约额度。
”王雨说。
她还提到,往年公司还会有一些送米面粮油等的活动来吸储,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线上直接办理、不往营业点跑了,也就放弃了这些花哨的活动,直接提高存款利率。
根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的11月各类银行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国有银行利率调整情况较少,股份制银行3年、5年期存款利率调整情况较多,有涨有跌,上涨情况多于下跌情况。
整体来看,1年及以上存款平均利率均环比上涨,其中3年期涨幅较大,环比上涨9.5基点(BP)。
近期多家媒体也关注到,河南淮滨农商行、河南固始农商银行、桂林国民村镇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均发布公告称于近期上调部分期限存款利率。
更早时候,广东鹤山珠江村镇银行、广西兴安民兴村镇银行等在11月就走出了这步让利的棋。
为何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农商行、村镇银行?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解释称,中小银行在网点覆盖面、客户数量、社会公信度等方面都不及大型银行,存款稳定性相对较差,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