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日斤对于一些需要低模量特性的应用,PP/GF会因其较低的韧性而受到限制。
因此有必要开发具有良好刚度-韧性平衡性能的玻璃纤维改性聚丙烯。
在这项研究中,两种平均长度的玻璃纤维(4.5毫米和12毫米)和玻璃纤维粉末,结合β-成核剂,用于研究对聚丙烯结晶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玻璃纤维相比,玻璃纤维粉具有协同作用β-成核剂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显示出良好的刚度-韧性平衡性能。
以及β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在复合材料中发现晶体,存在β晶体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
一、介绍玻璃纤维的不同性质会影响PP/GF的性能,而玻璃纤维的改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玻璃纤维的各种改性方法或参数调整。
如长度调整、表面处理、偶联剂等都会对改性PP的性能产生影响。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GF长度是最容易调节的参数。
在工业应用中,根据平均长度和颗粒形态。
玻璃纤维可分为短玻璃纤维(≤6 mm)、长玻璃纤维(6–25mm)、连续玻璃纤维(CGF)和玻璃纤维粉末(GFP),相对改性效果明显不同。
托马逊和弗卢格系统地研究了GF长度对PP性能的影响,他们发现随着GF含量的增加。
刚性参数如拉伸模量和拉伸强度线性增加,当wt%浓度大于40%时,增加的速率会降低。
作者解释了这种现象是因为更多的GF聚集,降低了刚性增加的效果。
他们还发现,当GF wt%浓度大于40%时,刚度参数增加的速率开始下降,作者认为这是因为更多的纤维聚集并降低了增强效果。
对于GF长度,他们发现当平均纤维长度大于0.5 mm时,在高GF浓度下影响增强效果的团聚是明显的。
但是较短的纤维可以实现更高的含量填充,因为随着GF长度的减少,团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避免。
韧性方面,托马森和Vlug 发现随着GF浓度和长度的增加,夏比缺口冲击强度增加。
然而,为了在加工过程中保持GF的相对长度,需要对GF使用低剪切力的特殊加工工艺。
因此,有必要在双螺杆挤出机的普通加工设备上开展研究,探讨GF长度和形态对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与GF相比,GFP的平均粒径在微米级,由于基本形态由二维变为一维,相关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PP/GF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如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但在一些要求低模量和表面平整度的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保持高力学性能的前提下,需要在保持韧性的同时降低模量。
因此,可以在PP/GF中添加各种弹性体,或者成核改性可以使用β-成核剂(β-NA)。
使用三种具有不同长度和形态的GF材料:4.5 mm短GF、12 mm长GF和GFP,以及它们与β-NA也被调查了。
二、材料和方法在本研究中,0.2%重量的最佳浓度为β-NA和KH-570的3%被先前的研究结果证实。
首先,β-NA和抗氧化剂与iPP在SHR 50A高速混合机(张家港聚润机械有限公司)中混合5分钟。
以上获得的材料在SK36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并造粒,从料斗到模具的机筒温度设定在160-220 ℃,螺杆速度为60 rpm。
其次,使用相同的方法将上述获得的粒料与GF和KH570熔融共混,除了螺杆速度设定为10 rpm以最小化纤维损伤。
在氮气氛下,在热分析装置(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14,NETZSCH)上研究样品的熔融和结晶行为。
进行DSC操作的所有样品的质量约为4.0 mg,并密封在铝制的小皿中。
首先,用铟校准热流和温度。
当研究样品的DSC行为时,样品的升温和降温速率都设定为10℃分钟−1。
首先,将样品在50℃的初始温度下加热至200℃并保持5分钟,以获得无定形熔体并消除其热记忆。
其次,将样品温度从200°C降至50°C。
最后,再次将温度升至200°C。
通过DSC获得的每个相的熔融焓由下式表示δHi以及李和张提出的方法,相对结晶度在等式:成核的iPP样品的广角X射线衍射(XRD)图案记录在X射线衍射仪(ARL EQUINOX 100 X)中,其在40 kV的电压和30 mA的灯丝电流下操作。
强度与衍射角的径向扫描(2θ)记录在10-24之间。
扫描速率为4次/分钟。
三、结晶与机械性能与纯PP相比,PP/WBG在16.1处有明显的响应峰,对应于β-( 300)晶面的晶体,表明β-NA可以有效地增加β-复合材料中的晶体含量。
这β晶体的响应强度不同,其中GF-L和GF-S改性的PP具有基本相似的XRD图谱。
而GF-P的强度略大于其他两种,这表明GF-P有利于促进一定含量的形成β结晶。
王等使用KH570作为偶联剂和纳米SiO2对PP进行改性,发现当纳米SiO2超过了1%。
β-晶体相应的峰出现在XRD中,并且随着纳米SiO的量2增加了β晶体响应强度增强。
王等合成纳米二氧化硅2/PP复合材料,通过预拉伸技术,还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纳米SiO的存在。
形成β在这项研究中,所用GFP的平均粒度约为10微米,这表明微米级SiO2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β结晶。
GF-L和GF-S的XRD图谱基本相同,DSC、力学性能等其他测量结果也基本相似。
说明GF-L和GF-S在20%填充量时的改性效果相差不大,所以后续测试结果只显示GF-S的测试数据。
在PP/GF-S样品中,没有β-晶体反应被发现,但对于PP/GF-P,少量β晶体反应的发现。
再次表明GF-P具有一定的促进形成的能力β晶体,这由XRD的结果证实。
在添加之后β-NA,PP/WBG/GF-S和PP/WBG/GF-P有明显的β晶体反应,表明绿色荧光蛋白可以协同工作β——NA制作的β反应更加激烈。
许多纳米粒子具有促进PP结晶的作用,如氧化锌,蒙脱石,纳米碳,碳酸钙,方解石,纳米金等。
这些颗粒在形成结晶的过程中起着类似的作用。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GFP在改性PP的过程中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可以促进PP的形成β结晶。
显示的变化Xt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中的一些区域被放大以便于观察。
在Xt相对于时间图,完成一半结晶所需的时间定义为t1/2,带有一个较小的t1/2代表更快的结晶速率。
这t1/2不同样品的结果列于表中3,可以看出纯PP结晶速率相对最慢,而PP/WBG改性的β-NA的结晶速率最高。
PP/GF-S和PP/GF-P的结晶速率相对于PP有所加快,但差别较小。
与GF填充相比,添加β-NA时,PP/WBG/GF-P和PP/WBG/GF-S的结晶速率增幅较大。
其中PP/WBG/GF-P的增幅更明显,说明GFP与β——NA不仅可以增加β结晶比,而且还具有高结晶速率。
四、GFP浓度陈等用过的碳纳米管(CNTs)和β-NAs来改性iPP/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发现韧性比iPP提高了22.3倍。
张等发现在加入0.05%重量后β-NA和CNT,存在少量β晶体将打破CNT的宏观团聚并形成一定的α晶体。
这种效应将对冲击强度产生影响,并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耐热性。
张等用过的纳米碳酸钙3和β-NA对PP进行改性,发现存在β-钠会制造纳米碳酸钙3分散得更好。
在这项研究中,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也表明,绿色荧光蛋白和β-NA具有协同改性效果。
为了进一步研究GF-P和之间的协同改性作用β-NA。
在本研究中,GF-P浓度在有或没有的情况下变化β-NA,并研究了对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7。
可以看出,样品的所有劲度性能(拉伸强度、挠曲模量、拉伸模量和挠曲强度)β-NA随GF浓度线性增加。
在添加之后β-NA,当GF浓度低于10 wt%时,拉伸强度增加得更慢。
但是当GF浓度达到15 wt%时,拉伸强度显著增加,并且在更高的GF浓度下与PP/GF的水平保持一致。
在所研究的范围内,PP/WBG/GF-P的弯曲强度、拉伸模量和挠曲强度随GF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但低于PP/GF-P。
就缺口冲击强度而言,PP/GF-P没有β-NA随着GF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在GF浓度为10 wt%时达到最大值。
添加完β-NA时,当GFP浓度小于20 wt%时,冲击强度一直保持在较高的稳定水平。
这表明GFP和β-当GFP的含量相对较高时,NA可以保持高水平的韧性。
五、结论PP/GF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研究了不同形状和长度的GF材料对改性PP性能的影响。
发现GF-P可以起到增强PP性能的作用β-NA与其他GF相比,的存在β-PP中的晶体能有效提高韧性。
通常,生产的方式β-PP中的晶体包括成核剂改性和纳米粒子填充。
当β-NA单独使用时,刚性降低,韧性增加。
因此,GF-P增强PP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刚性和韧性的综合性能。
且制备过程易于实现连续化,对传统PP的韧性改善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1] 稀土β聚丙烯成核剂研究及应用进展[J]. 史建公;蒋绍洋;张敏宏;赵桂良;刘志坚;石勤智;杨万泰;赵丽梅.化工进展,2010(05)[2] 基于六氢邻苯二甲酸盐的α/β复合成核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J]. 于昌永;辛忠.中国塑料,2022(07)[3] 聚丙烯β成核剂的研究进展[J]. 郭俊强;李倩;罗志;李化毅;黎静.高分子通报,2022(07)[4] 自组装成核剂改性聚乳酸研究进展[J]. 张电子;曹应民;魏东.工程塑料应用,2021(06)[5] 聚丙烯酸盐成核剂制备及在聚丙烯中的成核效果[J]. 高洁;唐冬梅;孙秒;杨杰;张跃飞;李焰.工程塑料应用,2020(08)[6] 无机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结晶的影响[J]. 张原秀.塑料助剂,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