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电动车“上楼”存隐患,难题咋破?(电动车上楼是违法行为吗)

发布:2024-06-18 浏览:55

核心提示:有市民向本报反映,《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实施以来,在本市一些小区内,仍然存在电动车乘梯上楼、停放在楼道、停放在电梯间的情况——编辑同志:如今,电动车已经成了很多市民常用的代步工具,随之而来,电动车“上楼”引发的消防隐患也日益严峻。去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违者最高可处罚10000元。但我发现,在不少小区内,电动车乘梯上楼、停放在楼道、停放在电梯间的情况仍然不少,电动车

有市民向本报反映,《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实施以来,在本市一些小区内,仍然存在电动车乘梯上楼、停放在楼道、停放在电梯间的情况——编辑同志:如今,电动车已经成了很多市民常用的代步工具,随之而来,电动车“上楼”引发的消防隐患也日益严峻。
去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违者最高可处罚10000元。
但我发现,在不少小区内,电动车乘梯上楼、停放在楼道、停放在电梯间的情况仍然不少,电动车“上楼”俨然成了一个难题,亟待破解。
  市民赵先生记者实地走访多个小区电动车上楼充电现象普遍4月6日中午,记者来到和平区新汇华庭小区。
小区内有10栋住宅楼,每栋楼门口设立着“禁止电动车进入楼内(户内)”的提示牌,楼道内也张贴着物业关于楼道内禁止停放电动车、禁止充电的提示。
记者走进1号楼,沿楼梯走到2层,就看到走廊上停着一大一小两辆电动车。
记者在小区内转了一圈儿,并没有看到给电动车充电的地方。
随后,记者来到和平区贵都大厦3号楼,看到这栋楼1层的门厅内停放着十来辆电动车。
当时,正有一位中年女士推着电动车下电梯。
等电梯的居民无奈地说:“虽然明令禁止不让电动车上楼,但每天都能看到推着电动车上下电梯的住户。
自从看了电动车在电梯里自燃起火的新闻后,我看到电梯里有电动车,宁愿等下一趟电梯。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南开区锦润名轩小区。
这个小区有5栋楼,每栋30层左右。
小区内也有电动车存放和充电的车棚,但记者仍然在楼道内看到电动车,有的楼层停放五六辆之多,有的电动车还正在充电。
记者在河东区六纬路神州花园小区、河东区东瑞家园小区,也发现不少楼层的电梯间都停放着电动车,电动车“上楼”的情况十分普遍。
居民“不得不推车上楼”充电配套设施不足是主因在禁令之下,为何仍然有大量居民把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内?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大多数居民都知道电动车不允许上楼的规定,“不得不推车上楼”基本都有一个相同的理由,就是充电配套设施不足。
和平区新汇华庭居民刘女士说,去年小区曾经计划在每栋楼前建设电动车充电桩,但却没有执行下去。
周边也没有为电动车充电的地方,居民们只能各想各的办法。
“这种情况下,推车上楼无法避免。
”贵都大厦3号楼的居民也告诉记者,楼下有一个小车棚,但没有充电桩,他只能把车推上楼充电。
住在南开区锦润名轩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小区里有可以给电动车充电的车棚,但有的居民因费用问题并不愿意到车棚内充电,而且楼门口无人阻拦,电动车能顺利上下电梯,所以有些居民更愿意将电动自行车推到家门口停放、充电。
相关单位部门回应多措并举进行治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很多小区都通过各种方式宣传禁止电动车上楼的规定以及电动车上楼的危害。
但破解电动车“上楼”,一方面需要政策引领,另一方面也要在小区安全区域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充电设备,疏堵结合,治理顽疾。
和平区新汇华庭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小区建设规划中没有电动车充电车棚。
为了解决居民的充电难题,居委会和物业公司选定在每栋楼前安装简易充电桩,但卡在业主签字同意环节。
该小区所属新世界花园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区业主不同意的原因是两个:一是该小区原有地下自行车电动车存车处,业主认为应该将电动车充电桩安装在地下存车处。
但经过消防部门现场勘察,这个停车处不具备安装充电桩的条件;二是一些没有电动车的业主认为将充电桩安装楼门前不美观,而且占用公共空间。
“所以现在要走程序,需要业主们签字同意,我们和物业还在陆续找业主签字。
”对于和平区贵都大厦3号楼的问题,该小区所属崇仁里社区负责人说,一方面,他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让居民们认识到电动车“上楼”带来的安全隐患,认识到一旦发生火灾,个人也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一方面,社区也在申请经费,计划安装集中充电设施,为居民解决充电难题。
南开区锦润名轩已安装了电动车充电车棚,如何引导居民主动将电动车停入存车棚。
该小区所属延长里社区居委会也想了很多办法。
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锦润名轩大概有五六百辆电动车,解决“上楼”顽疾、缓解充电难题,一方面要“堵”,将“电动车禁止进楼道”的安全提示张贴在楼门口、电梯内、楼道内,甚至是上楼的电动车上,网格员入户宣传、发放宣传单、微信群发布提醒,及时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劝导提示。
同时,物业公司加强日常安全巡查和宣传提示。
另一方面是“疏”,对主动将电动车停放进车棚的居民,社区发放小礼品给予鼓励,同时优惠一些存车费用。
下一步,社区还会通过多种措施,鼓励、吸引居民停车入棚,形成自觉规范停放、充电的好习惯。
让居民自觉把电动车停在楼下,需要先做好“楼下”的事。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随着政策落地,已有很多社区充分利用空地、废弃车棚等地方,规划建设充电车棚,比如东丽区东城家园建设了新的电动车充电车棚供居民使用,河西区慧众家园正在建设充电车棚。
还有的社区通过引入第三方,建设“智慧车棚”,解决电动车存放、充电和防盗问题。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西城区广外街道携手北京金融法院打造首批五大普法驿站(北京金融法院咨询电话)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