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姓 削 1.Xiāo。
1)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或一截,如:削铅笔、削果皮、刀削面。
2)姓。
《新编千家姓》《中国姓氏汇编》称,河南潢川有此姓。
《山西人口姓氏大全》称,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
均为汉族姓氏。
3)地名。
均是村镇名,从略。
2.xuē。
削木为吏、削然(xuē rán)反琴(取琴声)、削铁如泥、 削发为尼、削足适履、 巉(chán)岩削壁(巉岩:陡而隆起的岩石,如悬崖)。
还有:3.通“qiào”。
此为《辞海》(1979年版)所说。
1)洒削(洒水磨刀)、削格(同“扞(hàn)格”。
格格不入)。
《庄子·胠篋篇》:“削格罗落,罘之知多。
”晨哥资料库(2010年11月3日)在360安全浏览传文《快速识别多音字》称,“洒削”“削格”的“削”,发音“qiào”。
其依据是:《集韵》《正韵》称,苏弔切,音笑。
刀室也。
《集韵》:“本作韒(qiào。
古同‘鞘’),或作鞘(1.qiào。
装刀剑的套子。
2.shāo。
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
”《集韵》:“削,七削切,音峭(qiào。
山势高陡)。
削格,所以施羅綱也。
”读“qiào”说,不宜采信。
一是“韒·鞘(qiào)”为“本作”,后来读“笑”。
但现在规范读音为“xuē”。
2)家削jiā xuē。
周代离国都二百里外、三百里内的大夫采地。
晨哥资料库又称,“家削”发音“jiā shào”,其依据仍是《康熙字典》所载称:《集韵》《韵会》《正韵》称,削,所敎切,音稍。
《周礼·天官》:“家削之赋。
”《集韵》:“削本作‘肖阝(shào ),同稍)’,通作稍。
”此说也是旧说,《现代汉语词典》淘汰了“qiào”“shāo”二音,现在“削格”“家削”等义项规范读音均为“xu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