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安装空调,应该选什么样的呢?考虑什么因素呢?装空调的时候,你最看重的是什么呢?比如说品牌、价格、美观性、口碑、是否省电、效果、服务还是其他的一些需求呢?一般冷负荷指标(每平米制冷量)取110W至220W较为合适。
考虑因素:房间大小、朝向、楼层高低、居住人数。
朝阳、通风不好的房间应适当增加设备的冷量。
空调器匹数的定义: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缩机、风机电机及电控部分,不同的品牌相同输入功率时其输出的制冷量不同,故其制冷量应以输出功率标定。
平时所说的空调是多少匹,是什么意思呢?• 匹并不指制冷量,而是指消耗功率,1匹=1马力=735w。
• 一匹空调机是指输入1马力的功率所能产生的制冷量,大小与能效比EER有关。
一般情况下制冷量2200-2600w都称为一匹,3200-3600w为1.5匹…… 如何计算?• 1匹(HP)=2500W 严格来讲是2499W,这是日本人最早提出来的。
• 1马力=735W,如能效比为3.4• 1匹=735*3.4=2499W。
人们习惯用1匹约为2500w制冷量(也就是25机型),1.5匹约为3500w制冷量(也就是35机型)来表示空调的机型。
其余机型可以根据这种方式来估算匹数。
空调的型号安装方式:挂机、柜机、落地式、嵌入式……冷热型式:单冷、热泵、电辅热、电热压缩机类型:定频、变频、变容电源:220V、380V制冷剂:R410a、R407c、R134a……能效等级:1级、2级、3级(准入) 空调能效等级划分能效比3.40以上:能效等级1级。
能效比3.20~3.39:能效等级2级。
能效比3.00~3.19:能效等级3级(入门等级)。
能效比2.80~2.99:能效等级4级(淘汰)。
能效比2.50~2.79:能效等级5级(淘汰)。
空调使用的误区空调已逐渐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在使用空调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下面就两个常见的问题,问大家做一下解答。
(1)在夏季,天气很热,进入房间后,很多人习惯把空调温度调的特别低,觉得这样凉的快。
实际上是这样吗?我们分析一下空调的工作原理:空调是低温低压取热,高温高压放热,维持这个低压和高压环境的决定性因素是压缩机的压缩比,也就是压缩吸入口和压出口的压差。
空调工作的温差越大,要求压缩机的工作压差就越大。
当空调开始工作时,如果设定的温度很低,会导致压缩机的工作压差过大,荷载过大,效率降低,甚至可能导致压缩机不能正常工作。
这就像爬楼梯,你不可能一步10m,而是需要一步一步走,才能实现,而且才不费力。
正确做法:空调开启要逐级降温,效果才好。
而且室内外温差太大或人长期停留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对健康非常不利,夏季室内温度一般宜设置在24~28℃,不宜过低。
(2)冬天天特别冷的时候,经常会有人问我,我家的空调不制热,是不是坏了?啥原因呢?同样在南方,夏季天特别热时,也会有人遇到空调不制冷的问题。
那是不是因为空调坏了呢?我们也需分析一下空调的工作原理。
空调的低温和高温环境是靠压缩机维持的低压和高压环境实现的,而压缩机的工作压差是有限的,所以空调室内室外换热器正常工作的温度也是有限的。
冬季,室外换热器是蒸发器,制冷剂需要从环境中吸热,如果室外温度特别低,低于蒸发器的温度时,蒸发器就不能再吸热了,所以空调也就不能供热了。
(绝大多数家用空调正常工作的室外环境温度范围为-15~48℃,当室外环境实际温度超出这个范围的时候,空调就无法正常运转了,也就无法制冷制热运行。
普通空调室外温度低于零下5度时,空调的制热效果就打折扣了,得借助辅助电加热完成制热。
直流变频空调在低于零下15度时出的风就不怎么热了,不是绝对值,湿度,温度,空调的大小,房间的结构,室外机的放置方向等等都是对制热效果有影响的。
)夏季,室外换热器是冷凝器,制冷剂需要向环境放热,当室外温度特别高时,高于冷凝器的温度,冷凝器就不能放热了,所以空调也就不能制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