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亚,是保加利亚首都。
全国最大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欧洲古城之一。
在保加利亚西部索菲亚盆地,跨多瑙河支流伊斯克尔河两岸。
古称“谢尔迪卡”,为公元前8世纪古色雷斯人谢尔迪卡部落的聚居地。
公元前1世纪以后建成城堡要塞,是罗马帝国重要的商业、行政中心。
809年并入保加利亚第一王国,更名“斯雷德茨”,在斯拉夫语中,意即“中心”。
此后几度毁于战乱。
1329年始称今名,希腊文中意为“智慧”,用以献给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得名于6世纪建造的圣·索菲亚教堂。
1382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
16-18世纪是巴尔干半岛第二大商业、手工业和文化中心,仅次于君士坦丁堡。
1878年俄士战争后回归保加利亚,翌年定为保加利亚首都。
城市坐落在维多沙、柳林山麓的伊斯克尔河阶地上,平均海拔550m。
温带大陆性气候。
1月平均气温-1.7℃,7月21.3℃。
年降水量640mm。
山麓有矿泉带,水温在40℃左右,能治疗多种疾病,素有“矿泉城”之称。
索菲亚主要工业有机械、电子、冶金、化学、纺、食品和印刷等。
郊区农业发达。
索菲亚扼中欧和西亚的交通要冲,贝尔格莱德一伊斯坦布尔国际铁路、公路在此通过。
向东有铁路、公路连接海港瓦尔纳、布尔加斯和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国际航空港,有班机与30多个国家通航。
有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外环城公路。
索菲亚是国家科学院和100多个研究所所在地。
有建于1888年的索非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及历史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美术馆、索非亚歌剧院、音乐厅等文化设施。
索菲亚古建筑物有圣·索非亚教堂、圣乔治教堂、大清真寺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等。
市中心“九·九广场”有季米特洛夫陵墓。
索菲亚素有“欧洲花园都市”之称,绿地覆盖率为46%,有数百个公园和街心花园。
每年6月处处飘散着玫瑰的芳香。
旅游业发达。
建有20多个温泉疗养基地,南郊的维多沙山、柳林山景色秀丽,是著名风景游览区和疗养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