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人造历史奇观之首吉萨金字塔(张晓岚摄)文|张晓岚,作者授权发布探访埃及是多年梦想。
七千年的文明史——世界最悠久的古代文明;世界古代七大人造历史奇观吉萨金字塔和亚历山大港灯塔的所在地。
这些神秘的传说吸引着我,一定要去埃及看看,2017年有机会去了埃及,了却了一桩心愿。
埃及吉萨的10座金字塔是世界古代七大人造奇迹之首,它们耸立在尼罗河岸边的沙漠之中,位于开罗西南约80公里,是古埃及时期最高的建筑成就。
三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塔是由埃及法老时期爷孙三代三位法老(即国王)——胡夫、海夫拉和门卡乌拉在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500年建造的。
当年建造时,胡夫金字塔高146m,底边长230m,海夫拉金字塔高143m,底边长215m,门卡乌拉金字塔高66m,底边长108m。
经过4600年的风化,现在的金字塔高度略有下降,底座边长略有缩短。
在这三座金字塔边,有数座小的金字塔,那是皇后、皇妃的墓穴。
在金字塔前,建造了巨大的狮身人面像,狮身代表力量,人面表示智慧,四千多年来,它忠实地守卫着金字塔里的主人。
站在这巨大的金字塔前,看着这由一块块重达2.5吨的巨石建造的杰作,遥想4600年前的建筑现场,实难想象遥远的古代,人类就已经具有的伟大、智慧和力量。
我们来到亚历山大港,虽然已经看不到亚历山大港灯塔,却通过导游,一位会说流利中文的埃及黑大汉,滔滔不绝的介绍,了解了一些亚历山大港灯塔的历史。
亚历山大港灯塔的遗址位于埃及亚历山大城边的法洛斯岛上,灯塔建于公元前281年,直到公元641年才被地震所毁,这座135米高的巨型灯塔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的灯火每晚为航船指引航向达922年之久,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海上灯塔。
吉萨金字塔近景(张晓岚摄)亚历山大港灯塔图片(选自网上)今日亚历山大港(张晓岚摄)撒哈拉沙漠的星空是荒凉沙漠上的星空,缺乏美感,更多的是苍凉。
记得2013年春节在夏威夷,夜晚仰卧于海滩上瞭望星空,那清澈夜空中堆积如山的繁星,深邃的、无边无际的天宇和不时划过天际的流星,让人产生对天地的敬畏,感到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孤独、无助和渺小。
在撒哈拉沙漠,望着沙漠的星空,仅仅是孤寂和苍凉,还是夏威夷海边的星空更给人以震憾。
卢克索的太阳神神庙遗址,巨大的方尖碑仍然屹立其中。
(张晓岚摄)埃及中部的卢克索曾经是法老时期埃及的首都,那里有许多神庙的遗址。
我们从埃及的风景胜地红海海边乘大巴穿过撒哈拉沙漠,前往尼罗河边的卢克索。
大巴上,埃及导游一直讲着埃及悠久的历史。
根据埃及导游所讲的历史并略加整理,我知道埃及经历了这样一些时代:史前时代(公元前约3100年之前);古埃及法老时期(公元前约3100年—公元前332年);古典时代,包括希腊托密勒王朝和罗马统治时期(公元前332年—639年);中世纪阿拉伯统治时期(639年—1517年);近代埃及,包括奥斯曼帝国、法国入侵和穆罕默德·阿里王朝时期(1517年—1882年);现代埃及,包括英国保护地(1882年—1953年)和纳赛尔建立的独立共和国时期(1953年至今)。
听着那些悠久的历史,看着车窗外绵延一百多公里荒凉的、几乎寸草不生的沙漠,形成强烈的对比。
在停车服务区停车时,几个瘦弱的孩子骑着小毛驴,一边唱歌一边奔向我们乘坐的大巴,他们期待我们这些中国游客和他们的小毛驴照相,能让他们赚点钱。
没有游客去照相,令他们失望。
我突然心生怜悯,拿出几个埃镑,给他们一人一个。
孩子们高兴地笑了,大声地喊着“money! money!”。
孩子们的喊声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孩子们站在路边,惊奇地看着旅游大巴上的西方游客。
时光到了今天,成千上万的中国游客走出国门,路边的孩子们羡慕地向大巴上的中国游客招手。
相似的场景,展示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不知是哪位团友说了一句:“我们也当一次有钱人。
”引起大家一阵欢笑。
大巴穿过沙漠,快要行驶到尼罗河边的卢克索了。
沿着公路是一个接一个村庄,村口有民兵持枪巡逻,此时不禁想起了四十多年前中国农村的民兵。
看着车外穿着长袍的男人和蒙面的女人,又记起了文革时期的电影《卖花姑娘》里的台词“如今天上飞的有飞机,地上跑的有火车,而我们的先辈们却带着乌纱帽,骑着小毛驴,游览于花前月下。
”不知为什么,看着埃及的农村,总是想起四十年前的中国。
是啊,埃及的农村,发展节奏太缓慢了,和今天的中国相比,深深感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开罗街景(张晓岚摄)埃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这块土地虽然有七千年的文明史,却几次变换宗教信仰、多次变换着不同种族的统治者,甚至于在战乱中,发生着种族的迁徙。
从这一点上看,中国虽然只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却一直保留了没有间断的、一脉相承的中华传统文化,这在四大文明中是独具特色的。
虽然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历史上中华传统文化缺乏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但是今天,随着交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已经融入整个世界的发展之中。
我想,随着我们这些世界各地的游客走入埃及,随着埃及孩子向世界各地游客的一次次招手,有着悠久历史、慢悠悠的埃及也将在科技的高速发展中走入世界发展的潮流。
埃及,只有踏上它的土地,才会感受到它古老和悠久的文化,才会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埃及的神秘与永恒本来就是埃及文化的本质对古埃及的迷恋和向往,是所有人文历史爱好者的共性。
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公元前6世纪访问埃及时,对埃及的历史和遗迹震惊不已。
他惊叹道:“没有任何一国有这样多量的、令人惊异之物;因没有任何一国有如此众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
她比中华文明更早进入繁荣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文明之一。
她是西方艺术的“祖母”,深刻地影响了古希腊、古罗马及后来的西方艺术,影响力持续至今。
然而有一天,她的宗教逐渐消失,古老的文字被放弃,古埃及文明被彻底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直到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带来大量考古学家对古埃及留下的遗迹进行探索和记录,并在欧洲引起巨大轰动。
1922年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葬及其珍宝被发现,整个世界为之震撼,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埃及热”。
古埃及何以创造如此优秀的文明?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木乃伊的制作工序到底有多复杂?“法老的诅咒”是否真实存在?古埃及文明为何能保持强盛的生命力?这一次,让我们跟随埃及学家的脚步,用大历史的视野和学者思维,去体验不一样的访古乐趣,理解真正的古埃及文明。
【在历史中旅行・古代文明系列】埃及①期 法老与众神:古埃及文明之旅 2023. 7. 6 — 2023. 7. 14 添加<旅行顾问>获取详细信息如以上时间不合适,可独立定制本行程Chapter 1埃及之旅 |与谁同行Yasser Helmy 中文名:亚希埃及当地学者埃及文化中文讲师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开罗大学考古学院古埃及文明系毕业。
精通阿拉伯语、英语和中文,潜心研究古埃及文明的语言宗教、艺术建筑及古埃及宗教思想和神话体系,对古埃及圣书体文字颇有研究。
尤其擅长从自然地理、哲学思想、建筑艺术等方面讲解,在埃及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亚历山大博物馆举办讲解、讲座百余场。
近年来,为中国的文化学者及文化爱好者了解古埃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Chapter 2埃及之旅 |亮点剧透NO.1 埃及本土学者带队 行前资料+行中主题分享 埃及本地学者亚希老师精通中文,对埃及历史古迹如数家珍。
行中处处有惊喜等你去揭晓!NO.2 艺术的盛宴,美的享受也是西方艺术溯源之旅埃及之所以那么迷人,莫过于那些“精美绝伦、超脱凡俗”的艺术。
她们是古埃及人留给世人的礼物,更被称为“西方艺术祖母”。
我们此行将循着尼罗河,从北至南,由远及近,对比、观察,探寻西方艺术在埃及的原型。
NO.3 独家原创设计线路8+种参观类型,行程丰富,节奏有序独家原创行程,可纵览大埃及历史与5000年西方艺术史,可横观亚非欧文明交流史,打卡无数世界文化遗产及历代古遗址遗迹,巡游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内容丰富,逻辑清晰 ,且节奏有序、松紧结合。
NO.4 豪华级接待标准 6-16人精品小团、五星酒店、特色餐全程五星级豪华接待标准,从接机到送机全程无忧。
特别安排金字塔边的米娜宫和阿斯旺尼罗河边的老卡塔拉特索菲特尔传奇酒店。
米娜宫万豪酒店:前身为皇家宫殿,远眺金字塔的景观酒店,丘吉尔罗斯福和蒋介石曾在这里发表《开罗宣言》,是开罗最有名的奢华酒店。
索菲特传奇酒店:埃及酒店的天花板,始建于1899年,19世纪的宫殿,接待过无数名人政要,英国传奇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曾在这里写就《尼罗河惨案》并被拍成电影。
全程丰盛特色餐、舒适旅游巴士,专业讲师、贴心领队、专职司机,全程0购物0隐形消费。
多次踩线把关,确保每个环节安全无虞。
Chapter 3埃及之旅 |行程概览添加<旅行顾问>获取详细信息如以上时间不合适,可独立定制本行程Chapter 4埃及之旅 |四大文化主题NO.1 埃及大历史文明的交流、碰撞、冲突1799年,拿破仑统治时期的埃及,一名法军上尉在尼罗河三角洲罗塞塔港口城镇郊外意外挖到一颗黑色大石头。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罗塞塔石碑,它的现世,让人们认识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古埃及文明(在此之前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因此,罗赛塔石碑也被称之为“古埃及的钥匙”。
撰有古埃及圣书体、世俗体和希腊文字三种文字的罗塞塔石碑古埃及文明究竟有多辉煌?先来看一组对比:所以,当西方人第一次看到金字塔时,甚至直呼:这是外星人建造的。
幸好,埃及现存的大量古建筑古遗迹,以及文字文献、精美的艺术,向世人展示了她伟大的过去。
古埃及历史也随着百年来不断的考古发掘,不再那么扑朔迷离。
随着对古埃及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发现,一部埃及大历史,也是一部古代世界的交融史。
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埃及自古就是重要的文明交汇处。
从古王国时期,埃及就与西亚及周边国家就开始了早期的文化交流;并在其帝国强盛时期将先进的文化传播至海外,如“太阳历”、“几何学”、“26字母表”、“希腊建筑三大柱式”…都来自于埃及。
虽然埃及也曾先后受到希克索斯人、亚述人、努比亚人、巴比伦人、波斯人、马其顿希腊人的统治,但文明并未消失,并诞生了许多新的文化艺术成果。
左:亚历山大被刻画成法老形象;中: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的卡迭石协议,拉美西斯二世和赫梯国王达成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份和平协议;右:亚历山大城内古罗马剧场遗址这次的埃及之旅,我们将按照年代顺序参观古埃及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理解埃及大历史的一般规律,并试着从另一角度理解埃及文化的永恒智慧。
我们将前往著名的亚历山大城,这里是希腊化时期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也是希腊文化和古埃及文化结合的最好的城市,也会来到基督教科普特区,感受多种宗教信仰在这片热土上的冲突与融合。
NO.2 世界文化遗产大观 看埃及6处世界文化遗产中的4处世界文化遗产源头在埃及。
故事要从上世纪说起。
上世纪50年代,为控制尼罗河洪水发展水利水电,埃及政府决定修建阿斯旺大坝,可是阿布辛拜勒神庙就会被淹没。
195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埃及和苏丹两国政府的求助,发起了一个国际保护行动,得到了50个国家8000万美元的支持,经过18年的努力,将阿布辛拜勒神庙和菲莱神庙整体搬迁到安全地带。
也正是这次国际合作最终促使了《保护世界文化和遗产公约》在1972年诞生。
阿布辛拜勒神庙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人类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阿布辛拜勒神庙(公元前12世纪)这座威严壮观的神庙。
在漫长岁月中因地震和战乱遭到破坏,被流沙淹没沉睡了近两千年,直到1813年,瑞士探险家路易斯布尔克哈德在无意间发现了它。
除了阿布辛拜勒神庙,同期列入第一批世遗的还有其他5处伟大的遗址:①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②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底比斯古城及陵墓群;③世界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地:卡特琳娜正统修道院(不参观);④曾经的“千塔之城”:开罗历史区Historic Cairo;⑤埃及唯一古代基督教建筑代表:阿布米奈基督教遗址。
加上阿布辛拜勒神庙,共6处世界文化遗产。
这个始祖级的遗产国,遗产的数量并不多,但是这6处却无一不将埃及几千年辉煌文明彰显得淋漓尽致。
NO.3 永恒的艺术寻找西方艺术之源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埃及艺术一万年来没有变化。
”“没有变化”直指埃及艺术存在的意义。
——即永生。
埃及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而灵魂不灭尸体必须保存完好,继而产生了木乃伊、死者的雕像,以确保灵魂永生。
在古埃及人眼里,宗教是神的住所,陵墓是死者的住所,雕塑是死者灵魂不朽的躯体。
因而产生了金字塔、神庙、雕塑、壁画等一系列艺术品。
在这样背景下产生的形成了一整套延续了3000年的基本法则,并且,不断地吸引来自西方世界的“学生”们。
古风时期的希腊人曾经拜埃及人为师;18世纪末,拿破仑将这里的艺术品带回法国激发全欧洲的埃及热;19世纪的欧洲人,则通过不停的资助考古发掘活动,来表达对埃及艺术的着迷。
漫游在埃及神庙,随处可见古希腊的多神信仰及三大柱式建筑原型。
甚至细心的人还会发现希腊“古风时期”的雕塑和埃及几乎没有区别。
上:埃及伊西斯女神;左下:希腊阿芙洛狄忒;右下:古罗马维纳斯,她们都是美和爱的女神代表。
一部西方艺术史看似纷繁复杂,其实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古埃及。
这次埃及之旅,我们去实地看一看那些在天地间矗立了几千年的法老石质雕像,还有博物馆里那些埃及普通人的木质雕像,去仔细端详一下这位西方艺术的祖母,是否真的像我们印象中的那样庄重刻板。
NO.4 尼罗河漫游与世界第一长河的亲密接触跨越6670公里,流经9个国家,被称为世界第一长河,它就是尼罗河。
它把城市一分为二,东面给活人住,西面给死人住。
埃及人相信:人和太阳一样,是东升西落的。
河的两岸就是生命的两端。
从生到死就是渡一条宽宽的河,然后再从那边回来,生命就在这里循环。
在这样的生命观下,诞生了古埃及伟大的文化、神秘的艺术。
希罗多德曾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埃及当地谚语:尼罗河上午干涸,埃及下午死亡。
是尼罗河提供给埃及人水、工作、食物、生命,它是当地人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尼罗河流经的土地面积仅占埃及全境5%,却养活了96%以上人口。
埃及人利用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发展出发达的农业、运输业,得以创造高度发达的文明。
所以,来到埃及你会发现:几乎大部分的古迹遗址都沿尼罗河两岸分散,形成了一道道壮美的风景线。
我们将乘船登临河中小岛看传奇的“菲莱神庙”,还将在黄昏时分,乘埃及人传统的无动力帆船赴一场日落。
一路上,无数次穿梭于尼罗河东西两岸,看古埃及人留给我们的众多奇迹。
金字塔、神庙、陵墓,河上微风徐徐,河岸古迹林立,我们像埃及学家一样,寻迹一座座古代遗迹,感受黄昏下古迹与波光交相辉映的浪漫一刻。
这种穿越之感非亲身体验不可。
埃及,其实是读不完阅不尽的我们想做那个为你打开埃及大门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