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区有“夼”字的地名很多。
比如陶家夼,戚家夼,黄家夼……“夼”者,大川也,山间谷地称之为“夼”。
旧时威海百姓选择在山谷聚集,建立村落。
住进山谷,外来强风被山峦阻挡,海风的潮气,给山谷带来降雨,夏无炎热,冬无严寒,这里四季如春。
所以,在威海和烟台两地,为山谷里的村落用“夼”字做后缀,已慢慢发展成当地的语言特色。
如今在威海市,说起戚家夼本地人早司空见惯。
我却被它庞大又独居特色的年代感吸引,有趣的雕塑,以人为本的生活设施,宝塔,戏台,篮球场,水上公园的老寿星……走进社区像步入了混搭的其乐融融的旧时光。
社区有个气派的大门。
石狮站立,两条金龙下面写着大字“威海文笔峰集团”。
进门的巨石上“戚家夼社区”红字刻的醒目庄重。
后面立着宝塔,还有文笔峰办公大楼……此刻正赶上威海冬季第一场寒流,我穿的单薄,手和耳朵冻木了,没办法只有加紧脚步。
天蓝云淡,干冷的街道行人寥寥。
这是一个被精心管理的社区,街心花园,草木修剪的漂亮,即便冬季也松柏翠绿。
园中的两个雕像,高大健壮,但我傻傻分不清出处。
一个武将手托宝塔,是托塔天王吗?边上像孔子一样的老人又是谁?朝代、服饰都有点懵圈,只有石像下的“高瞻远瞩”四个金字我看的明明白白。
沿主路上坡。
戚家夼的居民楼都是乳白色红顶的六层小楼。
主路旁的商铺干净利落,一家家井井有条。
在这寒冷冬日的下午,独步街边,不一会爬坡的我就已气喘吁吁,浑身冒汗。
想想威海的老人,每天都要这样上上下下也真是锻炼身体。
坡路走到拐弯时,一座金马雕塑气势非凡的闯入视线,让人振奋。
边上有百姓商城,老年活动中心,再往北,一片开阔,一组红色老年公寓小楼,还有金色飞龙的雕塑好像与金马正遥相呼应。
大戏楼,篮球场,如意门。
这个中心广场有浓浓的年代感,也有今天老百姓活动设施的现代化。
金龙腾飞,万马奔腾,水上公园里还有老寿星喜洋洋的雕塑,池水荡漾的悠然。
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在意老年人生活品质的社区。
文笔峰集团曾投资300万元建成1450平方米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把老人的衣食住行都照顾的妥妥贴贴。
还有文笔峰幼儿园,还有楼边十二生肖的雕塑,都憨态可掬,栩栩如生……只是奇怪,我在社区里游走,却没找到一个大型家家悦超市。
这么巨大的社区,人们在哪里购物呢?也许,我没有找到,也许这里有其它超市,只是不明显?在这个无风寒冷的下午,我徜徉在一个又一个金马飞龙的雕塑边,在水上公园看一缕冬日斜阳,照上一户四楼的窗反射回刺眼的白光,光影从一个楼漫过另一个楼,忽明忽暗像一个巨大的舞台。
这曾是一个精心规划的社区,随处可见的雕塑带着旧时的轮廓,依旧熠熠生辉。
时代总是向前,比如戏台下铺的绿色篮球场,现代高档,比如老年公寓的人性化和体贴,比如花园里健身器械的方便和实用。
因为保护的完好,曾经的旧设施像地标还在闪闪发光,而今天的新技术也跟上了脚步,并行出现真让人好像时光穿梭,也好像正目睹时代的变迁。
开车穿过戚家夼高高低低的坡路,一直上山,两个急上坡吓出我一身冷汗。
但是,当登高望远,看到山下沉静的各式屋顶,看到更远处深邃的大海,还有天空上排队而来的淡紫色云朵时,我知道一切都值了。
旅行所要看的不正是这样的“细节”吗?景区只是一个城市世人皆知的“脸颊”,而城市的发展,从过去到今天变化的脉络,普通人过着怎样的生活,这些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深入其中,才有新的发现。
威海,给所有人的印象都是蓝天,大海,好空气。
其实,在这些表面的美之外,它的干净,当地人的朴实,小城生活的便利,还有以人为本的社区设计才更让当地人受益,外地人羡慕,也正因此而成为真正的宜居城市。
本集完感谢阅读,图文原创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