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花卉报》社记者在杭州树联生态工程有限公司采访时,恰逢菲油果花期,总经理俞庆摘下一片花瓣递过来,“尝尝,甜的”。
菲油果是桃金娘科菲油果属植物。
盛产于新西兰,果实外皮深绿,果肉类似热带水果芭乐,富含维C。
不仅果实能吃,而且花瓣、叶片都富含营养物质,被称为“植物中的中华鲟”。
俞庆告诉记者,过去6年,以及未来的更长时间里,菲油果都是他的“主打产品”。
目前,树联在基地共培育了近20万株商品苗,在国内规模位列前列。
也许这一切都起源于菲油果最初那一抹甘甜。
菲油果以往应用以花境植物为主菲油果最早由上海植物园引进种植,在国内种植历史超过30年。
虽然引种时间长,但实际生产者不多,规模化生产的更少。
近几年,菲油果主要应用在花境造景中,表现为2至3年生、冠幅1至2米的灌木球。
花境植物生产者们,往往多种植物搭配生产,一家生产1000株菲油果,那就算很多了。
至于菲油果最大的特点:果实味美有营养,许多人并不知道,把它作为果树应用的更少。
俞庆从事园林花木相关工作十多年了,业务涉及园林工程建设与苗木生产。
在以往的绿化项目建设时,他发现菲油果叶片四季常绿,五月开花,十月结果,观赏性很强,而且基本不需要特殊园林养护,是很好的绿化用树。
通过进一步了解,俞庆尝到了它的果实,酸甜可口,有菠萝等热带水果混合的味道,俞庆很喜欢。
尤其是今年,美丽乡村建设在各地兴起。
果园建设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融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于一身,在美丽乡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果树的应用更多了,俞庆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全面发展的树种。
2015年,树联生态建设苗圃基地,全部采用全覆盖地膜+容器化培育,覆盖喷灌设施,实现科学化管理。
在苗圃基地,俞庆用菲油果叶子给记者泡了一壶茶,喝起来有淡淡的果香。
“菲油果叶片富含酚类物质,基本没有虫害侵染。
”的确,在基地溜达一圈下来,记者看见每片叶子都完完整整,长势很不错。
去年,浙江低温寒潮来袭,除了刚种植几个月的小苗有部分没有成活,一年及以上树龄的菲油果都没有遭受冻害。
上述种种,都让俞庆对菲油果充满信心。
目前,树联生态共有8至10年的菲油果树1000株,一年生籽播苗10万株,两年生籽播苗5万株,3年生籽播苗5000株,造型类储备产品2万株。
各规格的产品数量在国内都处于领先位置。
菲油果小苗“这是一个很好的品种,相信无论做绿化还是做果园的表现都会不错。
”俞庆现在做的,就是加大种植,持续推广,加强宣传,让更多人意识到菲油果的好处,带动品种发展。
应用的三个方向结合菲油果的特点,俞庆制定了菲油果应用的三个主要场景:传统绿化用苗、庭院树、果园建设用苗。
相应地,树联生态制定了不同的产品策略。
一是丰富菲油果绿化用苗的应用模式。
除了用作中下层点缀植物,记者还看见了单干独立、高1米以上的用作绿篱苗的产品。
此外,俞庆计划做成棒棒糖的造型,已有少量成品,大部分正在造型中,再过两年成品苗就可以大量上市了。
两种造型的实现都需要不断修剪,俞庆计划根据市场需求逐步调整产量。
二是庭院树,江浙一带庭院喜欢果树,菲油果常绿、好吃、不需养护,是很好的庭院用树。
树联生态2015年建苗圃,共收集了1000棵树龄8至10年的菲油果大树,依树形售价不等,“大树每年都结果,结果量30至50斤。
”按目前国内菲油果售价100元一斤的价格来看,买一棵树回家是性价比很高的事情。
三是果园用树,树联生态大规模生产菲油果后,许多果园与乡村景观建设项目纷纷慕名而来。
在浙江一些地方,已经建成菲油果产业园。
俞庆告诉记者,去年销售的工程用苗与果园用苗各占总销量的一半。
但菲油果距离做果树还有一段路要走。
这几年,果子成熟时,俞庆多次在基地设菲油果宴,邀同行、好友品尝。
他发现,果子的味道差别不大,但外形有长有短,有大有小,不同的树结果量也不相同。
“用作果树的苗木对品种与养护要求都更高。
”所以,树联生态投资成立分子组培实验室,计划选育结果量更多、果形更优的菲油果良种。
据俞庆介绍,目前实验室已选出表现优良的植株储备20多种了。
同时,俞庆告诉记者,树联生态还将制定植物的修剪、水肥等管理标准,保障结果量与果实品质。
“下一步,希望与全国各地同行合作,让更多人了解菲油果。
”俞庆说。
(本报记者陈美谕撰稿)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