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王国中,艾默生正在向离散进军。
离散制造业是指生产不连续的、非连续的工业产品,如汽车、家电、机床等,这些产品不是连续不断地生产,而是按照订单、需求生产。
与连续制造业不同,离散制造业对于设备的灵活性、自动化程度的要求更高,而这正是艾默生的强项。
艾默生的离散业务已经占据其整体业务的三分之一,并且在未来几年中,公司计划将这一比例增加到一半以上。
除了向离散制造业进军,艾默生还在加强自己的数字化能力。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自动化领域也不例外。
艾默生正在加紧推进自己的数字化转型计划,通过提高自身软件技术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在电子测试仪器领域,艾默生的进军也备受关注。
电子测试仪器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垄断局面,而艾默生此次收购了美国国家仪器NI,则意味着其已经在这一领域站稳了脚跟。
NI的虚拟测试仪器软件LabVIEW在业界享有盛名,而艾默生则可以通过这一软件,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测试解决方案。
此次收购对于艾默生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举措,也有望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增长机会。
总的来说,艾默生正在不断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向离散制造业进军、加强数字化转型、进军电子测试仪器领域等多个方面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自动化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而艾默生则正处于这个变革的前沿。
在过程自动化领域,ABB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导者,通过其DCS控制系统和仪表等产品,赢得了龙头地位。
这为ABB带来了丰富的现金流,但它并不满足于此,一直试图进入离散自动化领域。
然而,在工业互联网高调失败之后,通用电气的战略陷入了混乱,并于2018年将其离散自动化业务出售给了艾默生。
艾默生以通用电气的自动化基础,建立了面向离散自动化的团队。
他们将原来的ASCO电磁阀和德国力士乐收购的气动执行机构安沃驰AVENTICS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从控制到执行的全方位自动化方案。
另外,艾默生还收购了通用电气的PLC控制系统。
然而,由于通用电气自动化平台的体量相对较小,对于艾默生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艾默生并没有取得更大的突破。
最近,他们在两个月前收购了瑞士的AFAG电动直线导轨机构。
这表明,艾默生并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来进入离散自动化领域。
他们最理想的想法是能够一次性做大。
在2017年,艾默生曾试图以2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离散自动化巨头罗克韦尔公司。
如果交易成功,艾默生将成为全球自动化市场价值2000亿美元的领导者,甚至超过西门子。
然而,罗克韦尔持续坚决抵制交易,最终交易不了了之。
因此,艾默生只好在离散自动化市场上谨慎行事,悄悄地吞下了通用电气的智能平台。
但是,艾默生仍然在等待合适的机会,并且不再像以前那样区分流程自动化和离散自动化。
他们仍然怀抱着巨大的野心,希望在离散自动化领域取得突破。
艾默生将工业软件视为其大本营。
相对于已经确立自动化秩序的离散自动化领域,在充斥着巨头的工业软件领域中,要引起轩然大波就容易得多。
艾默生提出了"无界自动化"的概念,这已不再是"旧自动化"的延伸。
新型自动化的形态正在以软件为中心,重塑IT和OT的无缝集成。
自动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趋势不可逆转的,软件业务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自动化公司的收购,往往是为了增强自身的软件能力。
这些收购不仅是对软件公司的股权投资,更是对自身业务的补充与优化,以期实现更好的业务再生。
艾默生的收购案例,从OSI到Paradigm,再到Micromine,都是基于这一理念。
而艾斯本的收购,则是自动化行业软件业务的翘楚。
在化工领域,Aspen Plus的仿真模拟能力无人能及。
这种能力的核心,是流程工业自动化软件的本质。
因此,自动化公司的软件业务和硬件设备业务,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在这种情况下,自动化公司不仅要积极寻找并购目标,还要重视自身对软件业务的发展和掌握。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自动化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实现自身的业务再生和强势崛起。
随着工业软件市场的扩张,艾默生公司正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除了在行业拓展方面,软件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
艾斯本公司正在推动在线模式的发展,摆脱传统的授权许可模式,转向使用Token代币和订阅方式,实现向未来云化的转型。
然而,有人担心艾默生公司无法适应软件运营的特点,可能导致并购失败。
然而,这种担忧可能是对艾默生公司经营本质的误解。
艾默生公司并非一个由总部强力运营的公司,总部更多地负责战略和财务决策,业务运营的权力下放到业务单元。
对于艾默生来说,工业软件是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有着更多的发挥空间。
此外,更重要的是对资产分类的战略认知。
相较于硬件设备,软件资产更容易受到股市的青睐,艾默生公司不会混淆产品的边界。
任何与软件收购相关的业务都不会进入艾默生的自动化部门。
此外,测试与测量正在成为艾默生公司构建的第四根支柱。
这一点在2022年年底的股东大会上得到了确认。
对于如何进入一个陌生市场,艾默生公司展现了一幅宏大的画卷。
相比于那些只追求体量扩大但毛利率较低的公司,像艾默生这样拥有充足现金的企业在市场进入方式上有着巨大的差异。
可以通过三种战略选择来定义企业所需的市场。
第一种是可延展服务市场(Serviceable Obtainable Market),这是细分市场的天堂。
通过建立相邻竞争力,挖掘深度护城河的市场视角,许多企业积累技术竞争力。
艾默生公司在离散自动化领域的布局正是在SOM市场寻找更多机会。
第二种是可触达服务市场(Serviceable Available Market),通过放大服务能力来选择市场,建立行业领先地位。
第三种战略是总可求市场(Total Addressable Market),这是构建“第二曲线”增长空间的选择。
艾默生公司的工业软件和测试测量市场正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综上所述,艾默生公司正致力于拓展工业软件市场,并且通过自身的战略选择和市场定位来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继续推动在线模式的发展,摆脱传统的授权许可模式,采用Token代币和订阅的方式,实现向未来云化的转型。
与此同时,艾默生公司还将测试与测量作为新的发展方向,构建公司的第四根支柱。
通过在不同市场的定位和发展策略,艾默生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工业软件领域的地位,并开创新的增长空间。
艾默生自动化公司最近完成了对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的收购,这是它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又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NI为自动化测试领域的领军企业,在测试和测量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通过此次收购,艾默生将进一步扩大其产品和服务的范围,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艾默生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直坚持“战略洁癖”,通过一系列有条理的收购和战略合作,逐步扩大了其市场空间。
图1显示了艾默生的三种战略架构,即以行业为基础、以技术为基础和以市场为基础。
通过这些战略架构,艾默生能够更好地定义自己的市场空间,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断拓展其产品和服务的领域。
NI的测试仪器在自动化测试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其地位可以与艾斯本的Aspen Plus软件在化工领域相提并论。
在NI的软件LabVIEW的支持下,工程师们可以实现软件在环的虚拟测试,这在设备开发前期非常有用。
NI在电动汽车和半导体市场都有着巨大的需求,这让艾默生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新兴产业。
艾默生将通过NI测试软件吸引更多的工程师,这将为其带来广泛的工程师群体和巨大的财富。
此外,NI的毛利率达到70%,也为艾默生所青睐。
从技术角度看,这次收购也别有深意。
随着仪器仪表采用全新的通信框架,片上通信协议可以直接嵌入仪表中,使得NI的仪器测试可以在现场完成更多的价值。
数字化转型是全方位的,艾默生将通过连续的战略行动,回答维持“战略洁癖”会带来的好处。
尽管艾默生的跨界收购经常会引起争议,但其资本实业化战略始终坚持孜孜不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性。
这体现了一个实体企业的战略底层逻辑,同时也为其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艾默生作为一家“资本实业化”的企业,始终坚持持续追求企业的最佳市值的理念,并通过资本的力量跨越行业鸿沟。
它们往往采用鹰眼视角,寻找最大市场的可能性。
在美国并购之王如丹纳赫、仪器仪表集团阿美特克、连接器第二的安费诺等企业均能看到这种“资本穿山甲”的影子。
而艾默生在石化、天然气、电力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速度过慢不符合其追求股票价值最大的特点,因此选择了瘦身术战略,保持强大和健康,通过主动扫描市场迅速进入高增长的市场,实现战略性增长。
艾默生这种“资本实业化”的经营模式,不仅在美国,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中国,也有着许多企业在追求“资本实业化”的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
如国内的万科集团,早已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此外,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新兴科技企业也在不断探索“资本实业化”的发展道路,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跨行业融合和多元化经营。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要实现“资本实业化”,需要的不仅仅是金融手段和市场嗅觉,更需要的是远见卓识、创新精神和战略眼光。
只有在这些条件的双重驱动下,才能真正实现“资本穿山甲”的跨越和跨越式发展。
同时,在实现跨界经营和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还需注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保持企业品牌的稳健性和长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