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大家好,我是长春的宋亚民。
凡是在手机上滑到该视频的朋友,大家观看了这幅钢笔画,长春老建筑的街景风貌。
冬奥是长春北京大街西地块历史文化街区的一景,喜欢长春老建筑的朋友恐怕都去过该地段。
如今这里也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
这片区域就是新发路、清明街、新伦路、光耀路。
就我个人而言,这片区域味道变了,没有了老字,岁月打磨的痕迹全无,承载历史的信息也少之又少。
修复不是创新,街面小巷干干净净,一棵树也没有留下。
老建筑穿新衣这也让我有些心痛和纳闷,修旧如旧的定义哪去了?历史建筑的文脉断了。
不自觉说到有点扯远了,这幅小画能让我入眼的原因有两处尤为突出的装饰。
就我所见的是我了解长春老建筑中最为别致、蛮好看的精品作品。
·其一,这栋小楼屋顶上的旗杆座由于前面的树干遮挡,因此大家看不见了。
附近的老建筑也有许多带有旗杆的,即使长春的其他地方的老建筑我也创建很多,它是我认为最精致、最有特色的。
不幸的是修缮后却不见了,这是我所感到失落和沮丧,真是令人惋惜。
一位曾看着该旗杆底座的朋友是这样描述的:旗杆下部突出楼体部分为断面三角形,带有装饰的金条和三根立柱成型,上部为三棱锥与平板叠放而成。
顶部旗杆捆扎架由包括四通、三通、球体及弯管组成。
旗杆或许是插入管中放置的,就我个人的浅建。
小楼的上部因为后接的加长,旗杆的上部被整掉了,估计是怕影响开启窗户。
旗杆的三根立体的三角形立柱各带有五层金条的装饰。
就今天而言,它老的不过时,收藏也是一串不错的选择。
·其二,一层中间的窗户框像儿童肠造型,横砌墙错落排列,强化了窗口的外立面的厚重感,创意不寻常。
这两处尤其是旗杆底座,当初估计也是颇费了不少心思和银两,只有匠人之手才能制作出。
我不记得末次见它的时间了。
作为旁观者,试问一下,几年后修复的老建筑,它的新已脱落了,又能怎样的修复?我偏爱这幅陌生的作品,也留住了我对它的特殊的记忆。
大家说如果把旗杆座表现出来,那么现在的画面上的那棵树就要消失,旗杆座这优秀的雕塑作品也就能呈现出来。
然而我选择了前者,这就是我的画。
下个视频我们再见。